土地確權是為了明晰農村集體土地的權屬問題,現在卻讓一部分農民傷腦筋。
目前,很多地方土地確權工作已近尾聲,一些地方的農民反映,自己村里的土地正在進行確權,多出來的土地村里要求農民每畝交納一筆土地承包費。農民不愿意交,村里就表示不負責將這些多出來的土地納入合法開荒的新增集體耕地,這些土地也不能享受玉米種植者補貼、糧食直補等國家相關補貼政策。而且,等國家政策進一步明確后,這些地還將納入村集體機動地管理,執行公開競價發包政策。
這些多出來的土地,有的是以前人工測量導致的誤差;有的是過去承包地不算田埂,后來土地整合,田埂變成了土地;有的是以前農民為了少繳農業稅,把土地面積報少了;有的是農民開墾的“荒地”。現在,爭議*的就是農民開墾的“荒地”。
一些地方默認農民開墾的土地屬于農民的承包地,順順利利地給農民確了權;一些地方認為二輪承包地以外的土地屬于村集體土地,要求農民交土地承包費,否則不能確權。而農民認為,自己花錢費力開墾的荒地,就是自己的土地,現在要確權了,村里卻讓他們交土地承包費,難以接受。
在土地確權過程中,多出來的土地如何確權,法律沒有明確說明。我們認為,除了要抓緊在法律層面規范“荒地”權屬外,還要對目前各地的做法區別對待。那些從農民利益出發,沒有借土地確權向農民征收“荒地”承包費的地方,雖遵從了農民意愿,卻造成了全國層面的不均等,后續影響值得深思;那些由地方政府統一征收“荒地”承包費的地方,應該向村民們說清楚承包費的流向,解其疑惑;那些把取之于民的承包費用之于民的地方,其做法是受到農民歡迎的。例如,一些村莊利用“荒地”的土地承包費發展村集體產業,規劃、建設鄉村,提高村民福利,實實在在地為民謀利。不過,也有一些村干部借土地確權謀私斂財,“荒地”承包費進了村干部的私囊,這也是農民*擔心的。
土地確權是一件事關農民土地權益保護的大事,政府一定要把好事辦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