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雙安雙創”取得實效,今年以來,濰坊市畜牧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決策部署,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質量為導向,在濰坊市開展畜牧業質量年活動,明確任務分工,狠抓工作落實,推動濰坊市畜牧業新舊動能轉換,努力提升畜牧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突出四個堅持。堅持質量興牧、綠色興牧、效益優先。牢固樹立質量就是效益、質量就是競爭力的理念,轉變思想觀念,創新方式方法,強化政策保障,優化資源配置,加快構建質量興牧的評價體系、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和考核體系,推動畜牧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著眼于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統籌做好畜牧業質量年總體設計和工作安排,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依托市場手段調動各類要素資源,激發市場主體內在活力,提高社會參與度。堅持統籌協作、上下聯動、合力推進。加強統籌指導,建立協作機制,支持和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開展質量興牧相關行動,形成推進質量興牧工作的強大合力,打造總體布局、多點突破、全面推進的工作態勢。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循序漸進。結合本地產業發展實際,突出重點環節和關鍵領域,注重典型引路和分類施策,構建產業質量提升長效機制,確保畜牧業質量年工作取得實效。
開展七大行動。畜牧業標準化推進行動。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創建,力爭創建*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1個。組織開展獸用抗菌藥物減量使用示范創建行動,深入推進生豬屠宰標準化創建活動,主攻“集中屠宰、品牌經營、冷鏈流通、冷鮮上市”,提升屠宰行業規?;?、機械化、標準化生產水平。
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行動。突出抓好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重點增加金剛烷胺、氯丙那林、喹乙醇代謝物等監測參數,監測參數達到50余項,監測任務超過3000批次;針對“瘦肉精”等違禁物質非法添加突出問題,以牛羊和蛋雞養殖場為重點集中開展畜產品質量專項監測,為畜產品質量監管提供技術支撐。做好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推廣應用試點工作,將試點縣轄區內部分生豬、生鮮乳率先納入追溯管理。
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深入開展獸藥殘留、“瘦肉精”等畜產品質量安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加強投入品、屠宰環節等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做好生豬定點屠宰資格審核清理工作,嚴厲打擊私屠濫宰、注水及注入其他物質、使用“瘦肉精”、屠宰病死動物等違法行為,嚴防病害肉、“注水肉”流入市場。加強部門間協調合作,進一步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嚴格企業主體公開承諾制,對違法失信主體實施“黑名單”監管。
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行動。推廣畜禽糞污能源利用、商品有機肥、基質化利用等6種技術模式,龍頭集約、第三方處理、合作互助等4種組織模式,不斷提升濰坊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繼續實施整縣推進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增加資金投入,擴大覆蓋范圍,支持畜牧大縣開展集中整建制建設,推動形成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運行機制。開展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創建活動,全面推進示范引領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
優勢品牌創建行動。制定方案,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年內著力培育“濰坊肉雞”“濰坊肉鴨”2個優勢區域公用品牌、50個“畜牧品牌引領企業”、80個“三品一標”產地認定或產品認證品牌。加大品牌推介力度,逐步形成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協同走向市場的畜牧品牌新格局。
質量興牧科技創新驅動行動。搭建畜牧科技創新平臺,建立產學研政一體化的人才引進培訓、科技成果轉化新機制,重點研發畜禽品種改良技術、投入品減量化技術、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利用技術和信息化融合技術;依托國家、省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和科技項目,努力推廣一批綠色高效技術,探索建立一批節本降耗、綠色增產、循環利用等技術模式。
生產經營主體能力提升行動。引導鼓勵畜禽養殖專業大戶向家庭牧場轉型,實現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品牌化營銷。鼓勵家庭牧場完善資源、資產管理,發展新型業態,不斷提高經營規模和效益。加強對農民合作社的指導、扶持和服務,開展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評定,提升合作社規范發展水平。引導農民合作社按產業鏈、產品、品牌等組建聯合社,發展畜產品儲藏、運銷及加工。推進龍頭企業轉型升級,鼓勵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和發展畜牧業產業化聯合體,完善利益共享機制。加強新型經營主體信息直報系統推廣應用,推進畜禽規模養殖場數據直聯直報。深化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機制,努力培養一支有知識、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強化五大保障。加強組織領導,各級畜牧獸醫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強化工作措施,逐級落實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領導責任、監管責任、監管人員的崗位責任以及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確保責任落實全覆蓋。加大項目、資金、資源整合力度,形成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確保各項行動有序推進、取得實效。
強化頂層設計。進一步加強涉牧資金統籌整合,加快謀劃并推動出臺質量興牧支持政策。進一步細化實化各項行動具體安排,明確路線圖和任務表,制定切實措施,認真加以推進。各地要按照畜牧業質量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制定相應實施方案或意見,精心組織畜牧業質量年各項行動。
搞好培訓指導。結合國家和省、市畜牧產業技術體系、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現代畜牧業平臺等相關項目,將質量興牧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列入培訓課程,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充分發揮試驗示范基地作用,加大綠色高效生產技術和模式推廣,強化技術培訓,開展技術交流,提高綠色技術應用水平。
加強宣傳推介。積極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官方微博微信等多種媒體渠道,創新宣傳方式,依靠專業傳媒力量,加大對畜牧質量年各項活動的宣傳報道。要通過組織現場采風、專題調研、消費對接、專家推介等多種形式,加大對優質畜產品品牌和品牌產品生產經營企業的宣傳推介力度,總結推廣各地質量興牧好模式、好經驗、好做法,引領各地不斷強化畜牧業質量安全監管、推進綠色畜牧業健康發展、行穩致遠。
加強評價考核。將食用畜產品評價性監測合格率,省級、市級畜產品監督抽檢問題發現率和處置率納入到各縣市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指標中。嚴格畜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調查,加大督導整改力度,嚴厲打擊畜產品質量安全領域違規違法行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