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電商換市”*樣本、中國電子商務百佳縣、農產品電商50強縣、阿里巴巴“興農扶貧工程”全國十大樣板縣……諸多榮譽的取得,進一步奠定了電商發展“臨安模式”在全國的地位和影響力,為臨安打造了一把堅持走“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金鑰匙”。
發展信息經濟,杭州一直領跑全國。臨安借助這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積極發展電商產業,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階段是2005-2011年,是臨安電商探索時期,大多是個人經營,形式單一,借助“浙江農民信箱”等渠道發布農產品信息,吸引客商前來洽談業務。第二個階段是2011~2014年,是臨安電商發展時期,從個人自發行為過度到政府規范引導,走集聚化發展道路。政府先后出臺了《臨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商貿與物流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臨安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等文件;與相關高校、電商服務企業合作,啟動“電商伙伴計劃”,加強對電商人才的培養;建立電子商務科技園、阿里巴巴臨安堅果炒貨產業帶和淘寶特色中國·臨安館,初步形成了淘寶戶、淘寶村、淘寶鎮和電商龍頭企業的發展格局,培育了新農哥、谷的福等一批電商龍頭企業。2014年,臨安農產品網銷額達到30億元,白牛電商開始享譽全國。第三個階段是2014年至今,是臨安電商壯大時期。政府出臺了“1+3”產業扶持政策,“1”即產業引導基金,“3”即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產業扶持政策;開始建立“2鎮+1園+多區”電商體系。“2鎮”為龍崗堅果樂園小鎮和白牛電商小鎮;“1園”是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臨安園區;“多區”分別是以鎮街為主體建設的電子商務集聚區等。白牛電商小鎮計劃用3~5年時間,投資58億元,打造集創業、孵化、農旅為一體,統籌西部城鄉發展的電商產業特色小鎮。同時通過建設白牛村、玉屏村等重點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三級電商公共服務配套體系。
經過十余年時間發展,臨安共形成電商規模企業30家,其中億元企業3家;培育全國淘寶村22個、淘寶鎮6個,行政村農村電商覆蓋率達90%以上,全區擁有農村淘寶網店3000余家,65%山核桃通過農村電商銷售,形成以山核桃堅果產品為主導,堅果炒貨塊狀經濟為支撐,竹筍、天目小香薯、香榧等臨安特色農產品為補充的產業體系。2017年“雙十一”,臨安農產品銷售額超億元,白牛村銷售額1200萬元,新農哥*線上銷售額實現1200萬元。
臨安電商發展,吸引了省內外的廣泛關注。杭州市“千名村官進萬戶”主題實踐活動暨千名返鄉大學生農村電商創業三年行動啟動儀式、全省農村電子商務職業技能大賽、全省農村電子商務工作現場會、全國首屆淘寶村聯盟成立大會先后在臨安舉辦,每年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近5萬余人參觀考察,電商臨安模式先后輸出到全國37個區縣市。眾多媒體都對臨安電商發展進行了宣傳報道。2015年1月20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陪同下,到臨安白牛參觀調研。原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省領導王輝忠、茅臨生、梁黎明等也先后來臨安調研。
臨安電子商務的興起,不僅擴大了臨安名優農產品的銷售半徑,有效解決農產品從農村到城市的上行問題和消費從城市到農村的下行問題,還拓寬了農村勞動力就業,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包裝、設計、快遞等行業的電商發展產業鏈,構建起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形成了“市場倒逼、政府推動、大眾創業”的臨安模式,進一步打響了臨安對外知名度和美譽度。打好鄉村振興突破戰略,臨安電商持續奔跑在路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