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和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綠色發展、提升農村環境品質的重要舉措。今年上半年,煙臺積極向上爭取資金,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全面防治農業面源污染,農業綠色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
引導農戶科學選藥用藥。煙臺積極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相融合,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并推廣綠色高產高效技術,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促進農業資源利用,全力保障農業生產、農產品質量和生態環境安全。
以示范方式帶動整體生產管理水平的提升。上半年,煙臺先后爭取省級資金600萬元和1500萬元,擬在海陽、萊山建設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6000畝,年內全市新增生態循環農業面積20萬畝,擬在牟平、棲霞、招遠、萊州、海陽、蓬萊實施耕地保護提升工程,預計年內完成修復示范面積1萬畝。
加強水源保護,煙臺還爭取市級水源地保護資金900萬元,圍繞水源地推廣水肥一體化1萬畝;爭取省級資金400萬元,在蓬萊、龍口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示范4000畝。上半年,全市共新增水肥一體化面積13萬畝,累計推廣水肥一體化面積35萬畝。
面源污染是指由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對生態系統的污染,不僅包括農藥化肥的使用、畜禽糞便污水的排放,還包括農膜及農藥包裝廢棄物的丟棄。上半年,煙臺制定下發了廢棄農用反光膜專項整治方案,開展廢棄反光膜清理整治攻堅,目前工作順利推進。
此外,全市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棲霞、招遠通過了省級驗收。海陽、萊陽、福山確定為省級安全縣創建單位;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聚焦韭菜、芹菜、草莓等高風險產品,嚴厲打擊農藥殘留超標、違禁使用、非法添加等違法違規行為,實施韭菜“雙證”和電子合格證管理;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爭取市財政專項資金60萬元,對全市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進行補貼,受理20個產品申報綠色食品,1個產品申報有機食品;加大抽檢力度,印發了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實現監測全覆蓋,上半年開展韭菜、草莓等蔬菜水果專項監測和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8%以上;推進農業經營許可工作,培訓各類農藥經營人員4100余人,5月9日在龍口市頒發了煙臺首張農藥經營許可證;推進農產品質量監管追溯平臺建設,實施了煙臺蘋果和煙臺大櫻桃電子合格證管理,通過自主注冊、出具合格證、防偽二維碼等功能,實現大櫻桃可追溯管理。在此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全面實現農產品合格證管理。目前,全市有10個縣市區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臺。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打贏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下半年,煙臺將加大農業污染治理力度,積極部署秋季農業反光膜清理回收、循環利用,抓好秸稈綜合利用,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并積極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年內力爭新增生態循環農業面積40萬畝,累計達到142萬畝。同時,加強耕地質量提升保護,推廣以土壤酸化修復、農藥殘留治理、重金屬污染防治為主要內容的耕地保護技術;加強河道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監管,開展9條主要河流流域內農業種植情況調查。加大水肥一體化考核,確保完成全年新增水肥一體化26萬畝工作目標。此外,實施質量興農工程,組織實施好煙臺蘋果電子合格證管理,抓好監管平臺建設;開展綠色優質產品提升行動,擴大“雙證制”管理產品范圍,逐步向芹菜、草莓等合格率不穩定產品延伸;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互聯網+行動”,持續擴大監管主體追溯范圍,完善生產主體數據庫,逐步實現生產主體信息透明、運行透明、流向透明,并繼續做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核發工作,年內制定市級農業地方標準20項,新認證“三品一標”70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