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2~3年內,可以繼續實行*收購價政策。*收購價只保成本,不保收益,不保低效生產,不保劣質農產品。在政策過渡期,給予種糧農民一定臨時性品種補貼。”在近日舉行的糧油供求形勢交流研討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兼中心扶貧辦副主任、研究員張云華博士表示。
以《糧食價格支持政策的演變》為主題,張云華分別從“糧食價格支持政策的形成與要點、關于糧食安全幾條基本問題的辨析、對糧食價格支持政策改革的建議”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張云華說,從1994年起,國家定購的糧食全部實行“保量放價”,即保留定購數量,收購價格隨行就市。1998年提出完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在正常情況下,糧食價格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自2005年起,國家在部分主產區啟動對稻谷、小麥的*收購價政策,并于2008年啟動玉米、大豆、油菜籽等臨時收儲政策。
*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的執行發揮了顯著作用,農民對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生產積極性高漲,稻谷、小麥、玉米等農產品產量十多年來連年增長,保障了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的充裕供給。
2013年以來,我國糧食產量連續5年超過6億噸,面臨著高產量、高進口、高庫存的挑戰。
同時,自2013年之后我國主要農產品價格開始 全面高于國際市場到岸價,導致國家庫存和財政壓力不斷增大。
歷史數據表明,一旦人均糧食產量超過390~400公斤區間,便會出現價格下跌及庫存超量等供過于求現象,比如1990~1991年、1996~2000年、2008~2017年,尤其是2015年以來。
張云華認為,糧食*收購價政策(包括之前實行的臨時收儲政策)是造成三大主要糧食品種供過于求的主要原因。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改革價格支持政策。改革政策性收儲制度,取消糧食*收購價政策,建立糧食市場化供求機制與市場化收儲制度。長遠看應取消*收購價政策,國家隨行就市收儲水稻、小麥等糧食,整合并改革農業生產補貼政策。綜合運用市場化儲備與吞吐、進口、補貼、保險等手段,保障糧食安全和各方利益。
二是合理儲備。糧食儲備和糧食生產一樣,少了不夠用,多了負擔重。要科學合理確定國家與地方糧食儲備量,政府直接掌控的儲備糧庫存消費比不宜過高,20%~30%足矣。同時,對社會儲備進行基建補貼和貸款貼息補助,鼓勵農民、消費者、企業做社會儲備。
三是整合并改革農業生產補貼政策。分品種的生產者補貼政策只能是臨時性的,農業補貼要有大農業、綜合性食物供求觀念,宜簡勿繁。應將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分品種生產者補貼、輪作補貼、休耕補貼、“糧改飼”補貼等統一整合為耕地保護補貼或農民收入補貼。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