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荷蘭政府于2000年提出“用一半資源,打造雙倍產量”的口號以來,其在農業種植領域上便不斷取得技術突破。
截至2017年,荷蘭農產品出口高達917億歐元,同比增長7%,以產值來計算,僅次于美國為世界第二大農業出口國。值得一提的是,荷蘭的花卉、蔬果出口量位居世界*。
在一些創業者看來,荷蘭是農業創新的“硅谷”——在園藝供應商中,許多頭部公司都是荷蘭公司,這包括溫室建設、種子育種到施肥或者照明等眾多環節。
在這些公司的培育下,包括垂直農場、懸浮農場、樓頂農場等眾多“概念農場”在荷蘭發芽、壯大,以解決例如人口激增、環境惡化等農業“未來”的問題。
隨著資本的涌入,這些“概念農場”也迎來了風口,在2017年全球農業科技領域的投資當中,前十名中便有三大投資為垂直農場公司。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綜合采訪發現,荷蘭農業界對于像垂直農場等概念農場的態度還是比較謹慎,部分垂直農場創業公司在發展了七八年之后,仍然因成本問題無法規模化,而希望垂直農場的農產品走入尋常百姓家,還面臨諸多問題。
“L2L”:城市中的農場
長久以來,農業科技一直試圖解決一個問題,如何在未來人口不斷增長的情況下,以有限的資源提供充足的農產品?
“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大部分人口將生活在城市當中,資源將變得越來越稀缺,而農作物的生長受異常極端天氣影響的情況也在增加,這讓我們預計對于垂直農業的需求將會增加。”飛利浦照明(Philips Lighting,2018年更名為Signify)園藝LED解決方案全球經理Daniela Damoiseaux在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時稱。
飛利浦照明在2017年4月時宣布與荷蘭水果和蔬菜供應商Staay食品集團合作,該集團擬建造一個占地900平米的垂直農場,總種植面積約3000平方米。
在Daniela Damoiseaux看來,垂直農場的典型優勢在于,可控的環境讓農作物的高質量、產量以及生長情況預測可控,并且可以根據零售商甚至終端客戶的需求來“定制產品”。
John Apesos是荷蘭垂直農場初創公司GROWx的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目前該公司主要種植微型蔬菜,并只供應給在阿姆斯特丹的一些*餐廳。
“很多供給荷蘭的蔬菜都是種植在離荷蘭很遠的地方,比如西班牙或者意大利,長途跋涉過程中的運輸污染很難避免,從長期看這是不可持續的。”John Apesos稱,通過垂直農場的技術,“通過我們的辦法,您可以在拐角處便獲得新鮮食物。”
2011年,John Apesos以“空置建筑中的農業”的理念登上TEDxAmsterdam的演講臺,隨后又于2016年獲得阿姆斯特丹氣候與能源基金(AKEF)和荷蘭國家綠色基金約180萬歐元貸款。
“L2L” (Local to Local)是垂直農業的主打概念,這意味著,農作物從種植、運輸再到被端上餐桌,一切都發生于城市當中。
“我們看到的未來便是,你的食物就在街對面生產、供應,在經過*多10公里的‘綠色旅行’之后,你成為種植這些新鮮蔬菜的農民之外,*個接觸到這些食物的人”,John Apesos說。
在GROWx的宣傳資料中,該垂直農場相比普通農業培育技術手段節省至少95%的水,并且無殺蟲劑、節能、低排放以及全年無間斷食品供應,這也是其他垂直農場的主要宣傳點。
在John Apesos看來,荷蘭目前需要比其土地面積大約三倍的面積來提供公民的糧食需求,盡管傳統農業仍然可以維持農業社區的存在,但隨著城市化的持續,未來的城市居民需要一種可以依賴的供給新鮮糧食的基礎設施,而這就應該發生在城市當中,這也是他創立GROWx的理念由頭。
GROWx希望2018年內增加至2000平方米的容量,并在2019年時增長到10000平方米。并在此之后,努力在歐洲各國的首都建立一個強大的垂直農場鏈。
“這場革命發生得還不夠快,需要有更多的投資、更多的商業驅動發生。”John Apesos說。
產品本身是*要素
垂直農場通常于室內操作,基于堆疊或類似墻的種植體,利用網絡技術*地監測和滋養植物。
而要讓垂直農場的投資不至于付之東流,有幾個關鍵因素,飛利浦照明全球城市農業總監Roel Janssen指出,這包括作物選擇、照明選擇和設計、氣流設計和氣候控制、植物的間隔策略、作物物流和自動化、灌溉和營養、基材選擇、數據,傳感器,控制和軟件以及目標受眾和銷售渠道。
在垂直農場農作物生長過程中,LED生長燈是基礎設施和運營開支*的地方之一,Roel Janssen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垂直農場這樣室內種植植物表示出興趣,很多投資人認為,他們可以簡單地購買一個空置的倉庫,插上一些生長燈,種下蔬菜便能夠賺錢。但事實上,產品本身是決定垂直農場投資成敗的*重要的因素。”
光譜配比及具體的動態控制讓LED生長燈在垂直農場的作物生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同的農作物比如生菜和胡蘿卜,所需要的光譜“配方”也不同。
John Apesos舉例稱,目前GROWx的LED生長燈主要由LED植物生長燈制造商Valoya提供,主要光譜是AP673L,它是針對植物發育營養階段進行優化的。在這種光照下生長的植物能迅速增加生物量(莖和又大又厚的葉子),而花期被推遲甚至完全阻止。這使得它非常適合與微蔬菜或多葉蔬菜搭配使用。而另一個光譜則是NS1,它是占了植物整個生長周期的陽光光譜的復制品。
John Apeso援引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和德謨克利特大學研究說,AP673L譜促進了菊苣、迷迭香、咖啡酸和其他酚類化合物的生長,使植物更有風味,更有營養。
“不同的蔬菜有著不同的環境需求以及照明需求,綠葉蔬菜主要需要植物生長而不需要有利于開花、結果的光譜,這使得可靠的、能貫穿農作物每個生長階段的生長燈顯得非常重要”,John Apeso說。
德爾菲(Dephy)是荷蘭一家具有百年歷史的農業改良中心,該公司中國地區經理錢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稱,目前垂直農場中的LED生長燈主要提供的是紅藍光,但包括瓦赫寧根大學在內的一些院校的研究顯示,植物生長的形態不止受紅藍光的影響,對植物生長的生理還需要進一步摸索。
經濟賬阻礙推廣
既然是“農業的未來”,為何垂直農業在概念提出幾十年之后,直到近期才在資本的推動下再次走火?經濟賬是個主要因素。
錢田認為,目前垂直農業的宣傳點是充分利用空間,產量上較傳統種植高許多。“但這是一個誤導”,她表示,垂直農業的培育模式使得其很難在室外進行,如果在室外培育則只有上層的作物能夠獲得充分光照,而其他未能獲得充分光照的作物層自然產量也會很低。
這種特性使得垂直農場需要主要依靠LED生長燈來提供光能,需要定制化的光譜來促進農作物的生長。此外,正如Roel Janssen所言,垂直農場生產的穩定的高質量產品是這項技術的核心所在,這使得除了LED生長燈提供的光與熱外,垂直農場的生長環境也有一定要求。
“種植者需要制造人工氣候室為作物提供‘光、溫、水、氣、熱’,而氣候室的造價比溫室高很多”,錢田舉例稱,現代化的6-7米高的玻璃溫室每平米造價在150-200歐元,規模一般在30-100公頃左右。
相比之下,即便是低端的氣候室單位面積的售價基本也在1000歐元以上。
“此外,LED生長燈的硬件成本也非常高,加上LED生長燈消耗的電能,垂直農場生產成本比溫室栽培高得多,而農民種植時首先考慮的是生產成本,如此高昂的成本生產出來的產品該銷往哪里?這是一個問題”,錢田表示,這也是這項技術在荷蘭乃至歐洲都未普及開的主要原因,目前還是處于一個概念推廣或者“噱頭”的時期。
垂直農場系統提供商Zipfarms是垂直農場頭部企業Plenty的合作企業,根據其測算,一個48個LED照明單元,面積約46.45平方米(500平方英尺)的垂直農場的建造成本約為110000美元(約合95107.77歐元),單位建造成本約為2047.53歐元/平方米。
HAS應用科學大學新培養系統工程師Jasper den Besten表示,在城市租用商業建筑也是昂貴的,垂直農場的農作物的售價也至少在溫室栽培的5倍以上,這使得垂直農場尚不能與溫室栽培競爭,其優勢在于“新鮮、本土供應以及常年穩定的產量與質量。”
“垂直農場的概念聽起來非常好,但是社會能不能接受、能否實施,還是要打上一個問號”,錢田指出,目前荷蘭溫室栽培的農作物90%以上都通過水培種植進行,這也是垂直農場的技術組成之一,“我個人覺得,如果水培種植能夠在中國廣泛推廣,也能夠讓國內的食品安全大大提高。”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