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寧晉縣農民的玉米不愁賣,邢臺市農民的玉米不愁賣,河北省農民種的玉米30%在這里被消化,東北的庫存玉米也在一車車運到這里……
玉鋒集團,一個誓要把玉米加工產業做成*標桿的農業龍頭企業,依托時代發展的大背景,順應黨和政府的政策引導,依靠能夠把握大勢、滿懷“三農”情結、善于不斷學習的領頭人,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
時勢造就能人不忘“三農”初心
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玉鋒集團的成長之路絕非偶然,它代表著千千萬萬活躍在廣大農村的農業企業。他們與“三農”同發展,他們是我國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他們是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王玉鋒的父母和所有農民一樣,靠種幾畝小麥、玉米和外出打點零工把孩子撫養成人。和其他村里孩子不同的是,王玉鋒胸有大志,看著父輩們那被生活壓得十分疲憊的身影,他立志長大后不僅要讓家里擺脫貧困,還要帶上所有的鄉親們。他酷愛學習,做事果斷。畢業后的*份工作是在縣新聞中心做記者。兩年后,他預感到城市里曾高漲的那股家電潮會向鄉村涌來。1987年,王玉鋒毅然辭去令人羨慕的工作,與人合作開了縣城*家家電商行。果然,接下來的家電下鄉浪潮讓王玉鋒淘到了*桶金。
寧晉縣是邢臺市傳統的農業大縣,玉米是當地農民的主要糧食作物。上世紀末,雖然農業生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每逢秋季收獲季節,農民們看著堆積如山賣不出去的玉米就格外發愁。很多農民合伙雇車把玉米拉到外縣、甚至外省去賣。來回辛苦不說,刨去車錢也剩不下仨瓜倆棗。就這仨瓜倆棗,在農民眼里也是錢呀!邢臺及周邊地區屬于玉米主產區,農民們的生活就指著這點收成呢。王玉鋒一打聽,人家敞開收購是因為當地有淀粉加工廠。再細探尋,玉米淀粉市場需求不小。從這時起,王玉鋒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新坐標”。
1994年,王玉鋒開始搞玉米加工。他邊學邊干,高薪聘請了國營醫藥企業的技術人員……那年,王玉鋒27歲。他說:“一開始,沒想能搞多大,反正當時做企業家、做納稅戶光榮,國家鼓勵。關鍵是可以實現我小時候的夢想,就是和鄉親們一起擺脫貧困。后來就收不住了,越做越著迷,越做感到前途越廣闊。”
王玉鋒說:“我的名字中的‘玉’不是寶玉的‘玉’,而是玉米的‘玉’,生來與玉米有緣。我生長在玉米主產區,從小啃著玉米棒子長大。自從我跨入玉米加工這個行業,越來越感到身上有一種使命——我的企業要做世界玉米加工行業的先鋒,要不斷攀登玉米加工業的*!”
進入21世紀,隨著“三農”事業的迅猛發展,國家層面開始全面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在基地建設、稅收、金融、參與國際競爭、與農民形成利益共同體等方方面面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指引性文件。也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2000年8月,玉鋒實業集團正式成立了。
適應新常態提升核心競爭力
玉鋒實業集團坐落在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西城工業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在已發展成為集玉米收儲、初加工、深加工、產品研發、熱電、生物制藥及國內外貿易于一體的大型集團化企業,目前擁有6個工業園區,7個子公司,年可加工玉米360萬噸,生產玉米淀粉180萬噸、果葡糖漿50萬噸、結晶葡萄糖50萬噸、玉米胚芽油10萬噸,其中維生素B12的產量達36噸,生產能力居世界*。2017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上繳稅金1.87億元,已成為一家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廣闊發展前景的玉米全產業鏈集團化企業。
再看看他們的部分“榮譽榜”:“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范企業”“全國食品工業*食品龍頭企業”“全國淀粉糖二十強企業”……還有各種國內外質量認證。王玉鋒也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鄉鎮企業家”“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河北省十二屆人大代表”……
夠輝煌的吧?但王玉鋒遠沒有滿足。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說白了就是要降速、提效、增質。在許多人還在發懵的時候,王玉鋒又看到了機遇。“增質”先要提升自己。愛學習、善于學習的他,現在正讀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空中飛人”式地往返上課,他樂此不疲。敢于把所學、所思考的精華用于實踐,更是王玉鋒的特質。經常剛下飛機回來即刻召開管理層會議,改革企業管理、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目的就是讓企業在市場上永遠保持旺盛生命力。
記者在玉鋒集團的廠區內驚詫地看到,一個日加工玉米2100噸的淀粉生產車間竟然只有20人;一個年產40萬噸果糖、產值10多億元的果糖生產車間,也不過50人……所到之處,每一個角落都一塵不染、整潔有序。王玉鋒說:“自動化、智能化、管理精細化和質量優先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還有個核心競爭力就是人才。幾年前王玉鋒作出一個決定,寧晉縣凡是考上“二本”以上的大學生,玉鋒集團給予其2萬元的補助,假期還可到企業來實習。家門口有這么個大企業,當地的考生報考企業管理和生物學專業的越來越多。現在已經有不少村里的畢業生回到企業工作。此外,玉鋒集團近些年還從全國各地招收了一大批高學歷人才。有了人才,再以省級工程實驗室、技術中心為依托,將科技成果產業化,如今玉鋒集團成為新版歐洲藥典修訂的合作單位,產品的質量遠高于國內外*嚴格的食品藥品標準,生物制藥技術水平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發揮引領作用農民“背靠大樹好乘涼”
之所以稱之為“龍頭企業”,就是因為其有帶動一方的能力。玉鋒集團積極推行訂單農業,公司選購優質高淀粉玉米品種——冀玉12號無償提供給農民種植,秋季,再以高于市場價0.12元/公斤的保護價格收購農民手中的玉米,不僅解決了農民的賣糧問題,而且使公司獲得了優質穩定的原料來源。現在當地已建成了由16個鄉鎮、376個自然村加入的優質玉米生產基地,形成了“公司+農戶+基地”的生產模式,農戶人均增收500余元。目前,玉鋒集團帶動了全縣以及周邊地區3000多個村、120萬玉米種植戶、5000余個運輸專業戶、3000多個養殖專業戶,安排2600余名當地農村青年就業。
烈日炎炎,北河莊村農民張瑞明開著他的卡車正往玉鋒送玉米粒。他種著50畝玉米,是當地種糧大戶。張瑞敏和同村的鄉親們就是公司的“訂單農戶”。他告訴記者:“要是家門口沒有玉鋒集團,恐怕很多耕地就撂荒了,誰還種大田呀?”
當地農民李永濤10年前大專一畢業就來到玉鋒工作,現在已成長為淀粉生產車間的主任。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坐在電腦操作臺前監控著全自動生產線上的每一個環節。他說:“這里不僅給了我一個就業崗位,還給了我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
王玉鋒的初心是帶領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在發展企業的同時他始終不忘參與當地的新農村建設。南塔莊村民們掰著手指說:“玉鋒集團給村里打了深水井,家家戶戶通上了自來水;為方便群眾出行,投資修建了村級公路;從2006年起,給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發放600元的養老金;高價收購我們的玉米;安排孩子們的就業;鼓勵孩子們讀書、上大學……”
說到企業未來的發展,王玉鋒說:“公司將繼續做長玉米的產業鏈,計劃在2至3年內投資46.2億元,建設‘大健康生物產業園’項目,目前山梨醇、麥芽糊精、低聚異麥芽糖漿等項目已經立項,建設資金已到位,項目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20億元,稅金7億元。”
實踐證明,農業龍頭企業對鄉村振興的推動作用是不可小覷的,對周邊農村的經濟、文化、教育、社會穩定以及產業的拉動、供給側改革、農民增收等都作出了諸多貢獻。隨著事業的不斷發展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在未來鄉村振興戰略中還會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