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養農業”是近年來新興的農事增值發展模式。消費者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綠色、有機食品,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生產方式。“認養農業”這種生產方式,打破了優質農產品走向市民餐桌“*后一公里”的障礙,實現了土地與餐桌的直接對接。“認養農業”有著巨大的商機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認養農業”,是農業生產銷售模式的創新。以前,農產品從農田到飯桌要經過很多中間過程,這不僅讓農產品的價格越來越高,而且隨著時間的延長農產品質量上也出現了損耗。而“認養農業”則是讓城市的消費者和農民直接取得聯系,“認養農業”是直接的面對面,不僅意味著消費者可以吃到更加新鮮的蔬菜水果,也意味著農民可以賺取更多的利潤,消費者也得到了價格上的實惠。
“認養農業”的關鍵詞在于“認養”,這增強了消費者的參與感,增加了用戶的黏度,認養人會關心,認養的地塊農產品長得咋樣了,今天可以吃到啥?因此,對于認養人來說,這是一種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傳統種植者來說,是一種新思路帶來的新業態,并且已經成為農業增值服務的具體表現。這些,都是“認養農業”成為當今農業發展中一種新形式的內生動力。也正因如此,未來“認養農業”很可能成為共享經濟的新的表現形式,會慢慢向更多的領域滲透,并且隨著時間推移逐步積累出相關操作經驗,有了各類共享經濟的探路,我們有理由相信,“認養農業”將會成為下一個農業的風口項目。
“認養農業”是有商機的,“認養農業”的賣點并不只有農產品,還可以與旅游、采摘、養老等產業再融合。以城市居民作為目標客戶,以體驗、互動項目為賣點,將特色農產品、旅游景點、風情民宿進行整合包裝,再打包兜售。
當然,目前“認養農業”的發展,也面臨著幾個問題。
*是基礎設施不健全,目前開展“認養農業”的,基本上位于城市郊區和經濟欠發達的農村,雖然開發之初對基礎設施建設有一定投入,但是隨著項目投入運營,基礎設施不健全的問題日益突顯。
第二是不能完全保證農產品質量,不少農場從業人員管理不規范,無健康證,影響了游客的飲食安全。
第三是浪費現象,一方面游客無暇打理菜地,不少年輕游客對種菜只有“三分鐘熱度”。另一方面菜地果實浪費嚴重,當地里蔬菜瓜果成熟時無人采摘,而經營方無法逐個送菜上門,結果就是果實累累無人摘。
當然,由于“認養農業”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目前這些存在的問題,會隨著這一模式的逐步推進而得到解決,陣痛將會消去,商機正在走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