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菏澤高新區立足本地資源優勢,注重培育電商這一農村發展新動能,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與大力發展電商帶動相結合,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充沛動力。
一朵“香皂花”香傳幾千里
幾片花瓣,一層碧葉,組成花朵,令人賞心悅目。一個禮盒,幾株繁花,頓生喜慶,讓人感受到一份愜意和寧靜。*近,出自菏澤高新區馬嶺崗鎮解北村的一種名叫“香皂花”的花種在網絡走紅。
據了解,“香皂花”是由常美紅和村里的幾個年輕人共同出資,去年開始批量加工生產。常美紅原是解北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家庭經濟條件比較拮據。*偶然的機會接觸電商后,做的也不是“香皂花”。“開始就是做一些小產品,像鞋墊之類的。因為鞋墊在咱本地不好走貨,屬于冷門。如果賣人家的產品,利潤肯定很低,所以我就自己設計產品設計包裝,重新組裝,對外批發。”常美紅這樣告訴筆者。
在創業之初,常美紅對互聯網完全是個門外漢,但只有初中文化的她卻有著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常美紅說,當時孩子小,她也沒地方干活去,就試著接觸電腦,在家摸索,遇到難題她會練半夜,甚至連*簡單的打字她都不會,只能一點一點慢慢練。功夫不負有心人,常美紅摸索出一套成功的電商創業路子,成了村里網絡銷售中的佼佼者。在其他商品有了穩定的銷路后,常美紅將“香皂花”搬上了網絡,在網店良好的影響力下,“香皂花”剛剛上線就接到不少客戶的咨詢信息。“當成交*單的時候,我知道我的‘香皂花’銷路不愁了。”
“香皂花”加工生產工藝相對簡單,存放時間長達三年,市場前景廣闊。常美紅發動村里的留守老人、婦女、貧困戶等,傳授加工工藝,提供生產原料,讓他們在家里加工生產,做好成品統一回收。“*能掙四五十塊錢,也能接孩子,我很喜歡這個手工活。”村民王美英說。
村民們的收入多了,見識廣了,生活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改變,小村也在*天發生著變遷。“‘香皂花’物美價廉,易于保存,但也有淡旺季之分。通常,每年的9月份到第二年的5月份為銷售旺季。教師節、七夕、2月14日情人節、母親節等,量都非常大,一年里幾個節日,利潤都已經很客觀了。”常美紅告訴記者,“我們的香皂花*遠能銷售到廣州、深圳等地,真正地是香傳幾千里了。”
讓“老外”穿上中國練功服
日前,在菏澤高新區呂陵鎮賈坊工業園內的言一服飾有限公司生產加工車間里,筆者看到,剪裁、上機、縫紉、出貨、包裝、下單,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一個個能工巧手們各司其職,通過專業的流水線,五顏六色的布匹轉眼間便被做成了時尚、洋氣的練功服,然后發往全國各地,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銷往國外。
筆者了解到,言一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和銷售太極服、武術服為主的企業,總經理儲嫣是高新區呂陵鎮田寺行政村的村民,從印刷廠下崗后,就一直從事服裝方面的工作。“剛下崗的時候,孩子還小,掙不了錢,心里是又著急又害怕。從*初的給別人干些衣服修補的零活,慢慢地嘗試服裝生意,直到七八年前接觸到了電子商務,申請了屬于自己的*家網店,到現在有了自己的產業,一年能銷售四五百萬,其中有不少來自國外的訂單。”
儲嫣告訴記者,“我的企業能發展這么快,這其中少不了咱政府的好政策,辦手續一路綠燈、開網店政府補貼、租廠房政府補貼……”儲嫣掰著手指頭數著政府的支持。隨著銷量增多人手需要增加,儲嫣找來附近的村民給她幫忙,讓一些貧困戶也去她的公司上班。“我就想盡自己的力量,讓大家都有錢賺,盡快擺脫貧困的生活。”
據菏澤高新區呂陵鎮副鎮長宋偉介紹,呂陵鎮*的電子商務聚集地在呂都電子商務園區,那里聚集了近20家電商企業,月均快遞單量超過10萬單。在電子商務園區和工業園的帶動下,全鎮電商從業人員超過2000人,500多個貧困家庭實現了脫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