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廣西:紅心蜜柚讓貧困戶心里甜蜜蜜
廣西:紅心蜜柚讓貧困戶心里甜蜜蜜
農業網   時間:2018/8/28 11:03:00  來源:南寧日報  閱讀數:485

  走在賓陽縣黎塘鎮補塘村的小路上,兩邊地頭皆是掛滿碩果的蜜柚沃柑樹,蜜柚散發出淡淡香氣,大片的沃柑也即將成熟,豐收的喜悅掛在每個人的臉上。“沃柑和柚子可是幫助鄉親們脫貧致富、過上幸福日子的寶貝果。”賓陽縣黎塘鎮補塘村致富帶頭人黃懷良說。

  “低矮的舊瓦房,屋前屋后都是腳踩出來的泥路,水電也不通……”說到為何回鄉帶動村民種蜜柚,黃懷良回憶起村子的舊貌。

  黃懷良早年到外地打拼,做工程找項目,闖蕩中長見識,可他一直惦記家鄉那些依舊過著窮困日子的鄉親們。取得一些成績后,黃懷良決心回報生養他的家鄉,帶著鄉親一起脫貧致富。補塘村產業基礎薄弱,村民常年種植水稻,鮮有經濟作物。黃懷良明白,一定要在村里搞產業,才能長久有效地為村民帶來收益。

  蜜柚和沃柑成了他帶回村里的產業“種子”,“種植蜜柚和沃柑利潤大,村里的自然條件也非常合適。”黃懷良說。

  2014年黃懷良回到家鄉,帶著9戶村民一起種植蜜柚和沃柑。他們成立了賓陽縣良源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租用村民土地,目前已發展了1900畝的種植面積,覆蓋了補塘村及周邊村莊共58戶貧困戶。

  幾年來,補塘村村民深深感受到了種植蜜柚和沃柑帶來的好處。村民不僅每年能收到土地租金,還可以在種植基地做工獲得收益,比以往種水稻、玉米的收益高得多。目前,有10戶貧困戶在黃懷良的帶領下種起了沃柑。

  1900畝蜜柚和沃柑要科學管理才能有收獲,黃懷良在廣東、云南等多地奔走,尋找和聘請專門人才到村里指導蜜柚和沃柑種植技術。

  原廣西水果推廣總站站長、現廣西柑橘協會會長許立明多次受黃懷良邀請,到補塘村進行技術指導。病蟲害如何防治、怎樣進行水肥配比、水果成長季節性變化等知識,都在*次專業指導中得到普及。

  每次技術培訓都會吸引大批村民參加,技術培訓成為補塘村一個熱鬧的小集會。黃懷良深知,掌握了過硬的技術才能提升脫貧致富的能力,所以每*專家指導培訓時,他都會號召村民到現場學習。

  貧困戶黃懷園是技術培訓活動中的???,2014年他隨黃懷良一起種植蜜柚和沃柑,大大小小的培訓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從學會*基礎的剪枝除草,到成為小半個專家,2015年,掌握了種植技術的黃懷園開始嘗試自己種植蜜柚。如今,黃懷園種了4畝蜜柚,蜜柚樹生長良好,一個個大蜜柚沉甸甸掛在樹上,讓他喜不自禁,“每畝蜜柚能有2萬到3萬元收入!”他說,蜜柚給他帶來的不只是生活上的改善,更增強了他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在合作社不遠處的蜜柚種植基地里,貧困戶張瑞清正在剪收成熟的三紅蜜柚,她是在種植基地工作的眾多貧困戶之一,也是*早進入基地工作的一批。作為單親媽媽,養育兩個孩子的重擔挑在了她的肩上,2000元的月工資幫了她大忙,“能供兩個孩子讀書有出息,我就心滿意足了!”

  黃懷良了解過村里貧困戶的情況,像張瑞清家這樣的,他會主動找到他們并提供工作崗位。黃懷良還通過讓貧困戶入股合作社的模式,每個季度給貧困戶分紅,一年每戶可分得4000元。“既有分紅收入,又有務工收入,有了收入來源就等于有了生活保障。”黃懷園說。

  貧困戶黃懷益體弱多病,獨身一人,無收入來源,黃懷良為他提供了看管種植基地的工作。黃懷良每年還給貧困戶送去一些慰問品,時時關注鄉親們家中的情況。

  這幾年,黃懷良看著家鄉在慢慢變好,他從心底里高興。鄉親們住上了樓房,村里道路基本實現硬化,水電等基礎設施也逐漸完善,“我想為這蜜柚和沃柑再添把火,讓鄉親們能生活得更好,更加幸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ouchaochang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