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從一個濱海小城成為寧波大都市區北部中心和北接上海的新門戶,現正邁向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縱觀慈溪城市發展歷程,除經濟社會發展這些根本因素外,還取決于區域經濟主通道變化、土地圍墾、行政區劃調整這三大主要因素。
作為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縣、區、鄉三級管理的行政體制對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隨著農村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這種三級管理行政體制的弊端也日益顯現:大部分鄉鎮規模過小,不利于農村經濟的更快發展;由于經濟基礎薄弱,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的需求受到嚴重影響;區鄉鎮并存,管理層次增加,條塊關系復雜,影響了鄉鎮政府的功能,不利于基層政權建設;小城鎮形不成規模,發揮不了輻射功能,不利于城鎮建設事業發展。
1992年5月5日,經浙江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廳同意批復慈溪市“撤區、擴鎮、并鄉”行政區劃調整方案。撤銷龍山、觀城、逍林、滸山、橫河、周巷、長河、庵東8個區公所,65個鄉鎮調整為21個鎮2個鄉,分別為滸山鎮、龍山鎮、范市鎮、掌起鎮、師橋鎮、鳴鶴鎮、觀城鎮、附海鎮、橋頭鎮、匡堰鎮、逍林鎮、新浦鎮、勝山鎮、橫河鎮、坎墩鎮、崇壽鎮、宗漢鎮、庵東鎮、天元鎮、長河鎮、周巷鎮、田央鄉、小安鄉。
也就在這一年,市委、市政府以撤擴并為契機,提出了建設城鄉一體化現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標定位,城市建設進入了大發展新時期。這一年調整的《慈溪市城市總體規劃》突破了滸山的行政界線,確定規劃控制區范圍涉及滸山、宗漢、橫河、坎墩,面積70平方千米,并提出組團式城市格局,以滸山為中心,把周邊三鎮納入中心城市體系。這一規劃的成功之處在于構建了比較完善的城市道路建設框架,這一城市骨架網絡具有超前性。
撤擴并后,慈溪鄉鎮企業蓬勃發展,城鄉一體化步伐不斷提速,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新時代。實踐表明,推行撤區、擴鎮、并鄉工作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符合浙江慈溪市農村實際。通過行政區劃調整,改革了上層建筑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環節,是農村基層管理體制的創新,對于加強基層政權建設、推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都具有重要意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