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藏高原及其毗鄰高寒牧區,牦??胺Q“高原之舟”“全能家畜”。青海是牦牛的主產區,存欄約480萬頭。
近日,第六屆國際牦牛大會暨*屆青海牦牛產業大會在西寧舉行。會上,農牧企業除了陳展牦牛排、牛腱、酸奶、牛絨毯外,“咖啡遇上牦牛奶”的雪山咖啡、牦牛肉“能量塊”等新產品紛紛亮相。
“牦牛神奇而獨特,產品豐富,渾身是寶,是青海特色。”來自法國的勞拉(音譯)參展時表示,不知道未來能不能將產品帶到法國去。
據青海省農牧廳廳長王玉虎介紹,牦牛是青海高原特色農牧業優勢產業,該省牦牛生產、加工、銷售體系初步形成,牦牛肉、奶、絨加工企業500多家,養殖合作社1000多家。
“牦牛產業對藏民族具有極端重要性,但其處在初級傳統階段,沒有建立完善技術、管理、市場體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孟慶翔表示,貼著“*”“有機”“綠色”“地理標識”等標簽的牦牛產業,出路在于標準化。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昝林森認為,牦牛突出優點是適于高寒缺氧氣候,但個體不大、生長緩慢、產奶量低、皮毛質量欠佳等缺點不容忽視,其各個品種功能定位比較模糊,缺乏總體規劃。同時,種公牛老化、交配能力差、近親交配等導致品種選育改良滯后。
昝林森介紹說,青海高原牦牛、天祝白牦牛、九龍牦牛、帕里牦牛等品種遺傳資源保護和開發非常重要,目前,一些品種已收集在*保種場、保護區及基因庫中。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牧民知識中心Gregorio Velasco Gil博士認為,應加大畜種多樣性保護,提升可持續發展的牧場管理模式,支持推出適應牧民、牧場的教育、財政、市場、衛生等領域政策。
目前,青海在牦牛產業領域持續發力。今年,青海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牦牛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力爭到2025年成為中國牦牛特色產業優勢區、全國重要的牦牛肉生產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并全面確立青海牦牛在中國乃至世界牦牛產業中的中心地位。
同時,多家科研教學育種院所、技術咨詢、信貸、農牧企業、合作社等單位發起成立青海牦牛產業聯盟,依托科技創新、信息共享等方式打造區域品牌。依托牛、羊絨毛資源,青海還連續舉辦多屆藏毯展,打造國際“藏毯之都”。
國際牦牛大會始于1994年。第六屆大會主席、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院長劉書杰表示,“生態化發展”是牦牛產業發展重要標志。
“牦牛是青藏高原生態系統關鍵物種,其與高寒草地組成的草畜系統,對維持高原生態平衡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青海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予波說,要做大做強牦牛產業,做成國際有聲譽的品牌產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