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章丘縣官莊街道吳家村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自身不斷發展的同時,聚力抓黨建、帶脫貧、促振興,以先富帶后富,探索實施以支部聯建、黨員聯動、產業聯手為主要內容的“三聯三帶”工作模式,取得了“支部共進、產業共利、振興共享”的多重效果,實現了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有機銜接,積極打造聯帶扶貧示范中心。
支部聯建:強村帶弱村,凝聚“向心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吳家村黨支部與盆崖、亮甲坡等5個貧困村黨支部結成幫扶對子,運用支部聯建的辦法,發揮強村對貧困村的輻射帶動作用,采取定向幫扶、協作扶貧的方式,達成全方位共建幫扶協議。
問題一起商量解決。吳家村與5個共建支部,在工作中堅持問題導向,從群眾關心關注的難事入手,先后在5個貧困村修路、打井、進行危房改造,解決群眾出行、飲水及居住安全等問題,回應了群眾期盼,進一步聚攏了人心。
活動一起組織開展。定期組織聯誼學習,開展“支部書記講黨課”、“黨員服務承諾”等活動,今年7月份,通過與共建村支部到文祖街道參加扶貧主題黨日活動,進一步增強了脫貧攻堅責任感,凝聚了共識,增強了班子戰斗力。
制度一起推進落實。該村根據自身成形的制度,指導貧困村黨支部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以村務公開為切入點,健全貧困村村級事務的公示公開制度,村級班子決策自覺遵守“五步議事法”,重樹班子威信,提升了貧困村黨支部工作的規范性和科學性。
黨員聯動:人才帶農戶,提升“牽引力”。
黨員做給群眾看,群眾跟著黨員干,吳家村積極引導農村黨員、返鄉人才等各方面力量在脫貧攻堅中“動”起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黨員聯戶。該村黨支部結合黨員實際,指定4名黨員包聯本村8戶貧困群眾,每月定期走訪,向貧困群眾宣講政策,謀劃脫貧路徑,幫助他們清潔庭院、代購代買、就近就醫,做好貧困群眾的“貼心人”。
干部示范。充分發揮該村支部成員為民務實的優良傳統,為共建村黨員干部做好示范,尤其是在支部書記張新林的言傳身教下,官莊街道21個貧困村的支部書記和*書記以他為榜樣,全力以赴謀發展,贏得群眾認可。
人才帶戶。該村具有良好的發展環境,為鄉土人才提供了干事創業的平臺,鄉土人才創業成功,一方面為貧困群眾帶來了就來機會,也提供了致富樣板。村民王傳營,自學草莓種植技術,承包了園區中的8個大棚,吸納2名貧困群眾到大棚務工,每人每年可獲得收入3000元。
產業聯手:龍頭帶基地,增強“源動力”。
脫貧攻堅,產業是根本。該村在實現產業振興的過程中,堅持“四跟四走”的產業扶貧路子,資金跟著貧困戶走,貧困戶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通過項目聯合利益聯結,進一步提高扶貧開發實效。
立足實際抓龍頭。發揮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農業園區等新型經營主體龍頭帶動作用,通過發現、培育、認定和使用新型經營主體,形成特色產業板塊,帶動貧困戶脫貧,打造“扶強帶弱”的產業扶貧模式。村集體所屬吳家莊園,打造花卉、盆景、草莓等若干個產業板塊,形成規模效應,實現收入30余萬元,安置本村和附近貧困群眾78人到園區就業,每人每年可增收3000元左右。
立足優勢抓合作。統籌整合吳家村產業品牌和市場資源,采取資金持股、技術服務和經營管理入股等多種形式,參與貧困村的扶貧項目建設和運營管理,使貧困村的扶貧政策、資金、閑置資源優勢與吳家的人才、市場、品牌、技術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在貧困村脫貧致富的同時,實現了經濟強村、*經營主體做大做強。
立足特色抓市場。充分發揮山區農產品的特色優勢,以特色開拓市場,為貧困村的產品打開銷路。2017年吳家莊園代銷盆崖村的小米、蘿卜、地瓜苗,趙八洞及閆家峪的蒲公英,亮甲坡及徐家井的酸棗等特色農產品,銷售收入20余萬元,直接或間接帶動7個貧困村200余名貧困群眾實現增收500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