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前坪鄉蛋雞產業區項目建設工地上,工人們正在忙著進行育雛廠房建設及設備調試。該項目計劃總投資6億元,一期投資3億元,主要建設蛋雞標準化養殖廠和有機肥加工廠,可飼養存欄蛋雞150萬羽,年產無公害雞蛋2040萬公斤,年產有機肥15萬噸。這是前坪鄉強化轉型驅動,探索推行礦區治理“五園模式”,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生態農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該鄉利用銀川礦區廢棄礦山,結合礦山治理規劃建設大田礦山扶貧產業園,建設蛋雞產業區、肉兔養殖區、光伏產業區、經濟林區、富硒農業種植區等5個功能區,努力把水土流失嚴重的劣勢轉化為新一輪產業發展的優勢。大田縣是福建省主要礦產地和全國首批百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前坪鄉的礦產資源占全縣礦產總量的40%以上,具有近700年的開礦歷史。長期以來,礦產資源的粗放開發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礦山嚴重水土流失,從而導致水環境污染,山體滿目瘡痍,給周邊及下游村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讓礦山重披綠裝,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前坪鄉黨委書記陳結章說,生態環境治理任重道遠,如何突圍?路子只有一條,那就是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強礦區綜合治理,讓礦區美麗“蝶變”,實現“礦區增綠、鄉里增地、農民增收”的多重效益。通過幾年治理,川石礦區排土場變成了公園,礦山恢復了往日的生機。整個礦區公園花、草、木相互點綴,步道長亭與綠樹相互輝映,好一派新型農村田園景象……這個傳統礦區仿佛正在進行一場完美的“整形手術”。
該鄉還圍繞“百姓富、生態美”,引進企業對川石公園進行改造提升,種植桂花樹、紅葉石楠、紅花櫸木等園林樹木,物盡其用,讓礦山公園產生更大經濟效益。前坪鄉素有“生姜之鄉”的美名,生姜成為該鄉的特色農業產業,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市場不斷拓寬,產品遠銷上海、浙江、廣東等地。“前坪鄉有一半以上村民種植生姜,很好地解決了從礦山上下來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還增加了村民的收入。”陳結章說,下一步,將重點提高農特產品的附加值,促進品牌提升。該鄉在抓好1000畝富硒生姜栽培標準化示范區、1000畝油茶產業園培育的同時,加強與福建農林大學等科研院校對接合作,進一步開發生姜、油茶等深加工系列產品,不斷創新“健康產業+”發展模式,注重線上營銷和線下服務、體驗,培育壯大特色農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