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巴基斯坦、孟加拉、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開展雜交小麥的示范推廣,深受當地農民喜愛
來自巴基斯坦白沙瓦瑞吉村的農民弗里杜拉是中國雜交小麥的試種者。“我以前種的是本地的小麥,去年種了中國的雜交小麥之后,產量是以前的一倍多,收入也增加了一倍多。我可以把孩子們送到學校讀書了,我會建議我的親戚朋友也來種植雜交小麥。”他說。
近年來,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合作,在巴基斯坦、孟加拉、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開展雜交小麥的示范推廣,深受當地農民的喜愛,打造了中國現代農業高技術成果“走出去”的又一精品和名片。
科企結合走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小麥是“一帶一路”國家*主要的口糧作物之一,沿線國家小麥種植面積超過11億畝,約為中國小麥面積的3.2倍;但部分國家小麥單產不及世界平均水平。2011年,中種公司和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共同投資設立中種雜交小麥種業(北京)有限公司,成功實現雜交小麥產業化。
中種雜交小麥公司總經理陳兆波介紹,截至目前,該公司推廣雜交小麥品種8個。隨著二系雜交小麥進入大面積應用階段,使得中國成為全球二系雜交小麥研發的核心基地,在國際雜交小麥領域處于上游頂端位置。
“相比傳統品種,雜交小麥具有高產、穩產、抗逆性強、用種量少等特點,適應性非常廣,是中低產田致富好幫手,可以從北緯25度的巴基斯坦卡拉奇種到北緯40度的中國北京,種植區域跨度達到近兩千公里。”中種雜交小麥公司科研部經理張勝全說。
本土推廣打出科技組合拳
小麥是巴基斯坦*大糧食作物,但其單產水平較低。為此,中巴政府將雜交小麥列為政府間科技合作協議范疇。
2012年以來,中種雜交小麥公司、北京雜交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巴基斯坦的佳德農業公司、白沙瓦農業大學合作,在巴開展二系雜交小麥合作試驗示范工作。
中方派遣專業技術人員等赴巴基斯坦,手把手教、點對點學,帶著企業干、種給農民看。據不完全統計,中方累計派遣人數達到近150人次,累計走訪城市超過20個,累計行駛里程超過10000公里。
面向國際種業合作實際,中國在產業化關鍵技術創新上打出一套組合拳。
“比如,通過完善機械化制種技術等進一步降低了雜交小麥種子生產成本;在雜交小麥種子收獲期調節、花期結實調節方面取得突破,等等。這些技術創新為雜交小麥在巴基斯坦的大面積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撐。”陳兆波說。
經過前期120余份雜交組合、230多個種植點的試驗示范,中國二系雜交小麥表現突出,較巴基斯坦當地品種平均增產24.4%。2017—2018年度試驗數據更為可喜,白沙瓦農業大學穆罕默德·阿里夫博士說,北方麥區增產幅度達到50.1%;而佳德農業公司提供的中部麥區數據則表明,雜交小麥增產幅度達到45%以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