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一種從田間地頭直達餐桌的新業態——凈菜,在市場上悄然興起。凈菜就是已經洗干凈、摘干凈、切好了塊的蔬菜,買回去可以直接下鍋炒,有的甚至能直接入口。
凈菜即食即用,切合了消費需求,尤其受到城市年輕一族的追捧。但是,由于凈菜的保鮮期短,價格相對較貴,大多數凈菜公司的產量并不大。所以,市場小、成本大,成了凈菜產業需要突破的瓶頸。那么,凈菜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業內人士表示,如今,大家對農產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前,消費者買菜都會去菜市場,買回來的菜往往還帶著泥土和雜質,處理起來很不方便,還會擔心農藥殘留等問題。為了讓蔬菜更衛生更健康,近兩年,一種名為“凈菜”的加工配送產業悄然興起。
和那些摘下來就賣,或者摘下來就儲藏的蔬菜不同,凈菜的原材料在被送進冷庫之前,先進行嚴格的清洗工作,確保蔬菜表面沒有農藥或者化學物質的殘留。清洗之后還要人工去雜葉、削皮等工序,*后再次清洗,并且切分包裝。
凈菜整潔干凈的好賣相,贏得了不少城市年輕人的歡迎,售賣的價格自然也比普通蔬菜高出許多。拿西藍花為例,不加工成“凈菜”的,市場價大概在5塊錢一斤,而加工后的免洗西藍花,大概能賣到15到20塊錢左右。
有專家介紹,我國凈菜加工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但由于當時加工行業發展條件不夠成熟,凈菜行業真正成長起來的時間也只是近10年而已。目前,這一行業的參與人數還不是很多,競爭壓力也不是很大,市場需求量卻在不斷提升,所以得到了很多創業者的關注。
然而,作為新興行業,凈菜加工也確實存在自己的瓶頸。*個就是成本高。我們知道,凈菜加工的一系列工作都需要借助專業的設備來完成。一般情況下,凈菜加工車間要完成從清洗到包裝的全部過程,還要直達訂購者的廚房。這樣一來,設備費用、冷鏈配送費用都是創業者需要考慮的問題。業內人士算了筆賬,一條凈菜生產線需要配備33名左右的工人,一個月下來人力成本就高達16萬多元,這還不算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的設備投入。
也正是因為高成本加工,凈菜在市場上的銷售價格也不得不抬高。雖然有實力的消費者對這樣的高價蔬菜沒什么意見,但商場、餐館等蔬菜購買端,對此就有著不同意見了,如果有更便宜的普通蔬菜作為替代,他們又為什么要購買昂貴的凈菜呢?因此,直到現在,凈菜加工行業仍然面臨著“市場小”的難題。
另外,凈菜到底能不能在全國市場上形成持續影響力,也是業內人士討論的焦點。畢竟,加工凈菜需要技術的跟進。但是,作為加工行業的后起之秀,在凈菜的加工工藝和技術方面,特別是*核心的全產業鏈低溫保鮮技術,三四線城市還和北京、上海等地有著不小的差距。要全國統一標準制定行業規則有一些難度。
不過,也有專家表示,雖然目前凈菜行業規模不大,但是未來市場前景依然可期。在行業發展初期,如果不能和普通蔬菜進行抗衡,凈菜加工業也可以尋找其它銷售途徑。除了招攬商超、餐飲店、食堂等訂單,也能依托互聯網技術,在更多的細分市場領域分一杯羹。
其實,從經濟效益來說,凈菜*要比原料蔬菜的效益高出許多。按照業內人士預測,在未來5到10年,我國凈菜產業會出現快速發展。作為從業者的您,也許可以早關注、早布局。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