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沙灣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適應新形勢的發展,不斷開啟現代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的新篇章,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機合作社強強聯合,“抱團”發展的經營模式日趨成熟,為沙灣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沙灣縣有243萬畝耕地,以種植棉花、番茄、辣椒、玉米等農作物為主。目前,沙灣縣累計創建共贏制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107家,土地確權頒證面積突破150萬畝,土地整合和高效節水面積雙雙突破200萬畝大關,規模化農業發展已經成為趨勢,農業產業化發展前景喜人。
在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沙灣縣的農業合作社發揮著關鍵作用,合作社作為一個整體參與土地互換,采取“確權、確股、不確地”方式,確定社員土地經營權和股權,但具體地塊位置不確定,使土地整合起來,為產業化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在土地管理中,農業合作社采用統一品種、統一播種、統一田管等“六統一”種植模式進行統一生產經營,生產規模變大、投入成本縮小、經營效益提高。與此同時,國家的“三農”扶持政策,政府產業化發展模式的引導,農業相關企業的技術幫助,銀行資金的支持,都在為沙灣縣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保駕護航。
沙灣縣雙泉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何洪濤說:“農業產業化發展是今后的趨勢,我們合作社也必須去適應這樣的發展潮流。當前,我們已經基本解決了土地整合方面的難題,今后的重點是在加強合作社團隊管理方面下力氣,讓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形成產業化發展規模,但*終也還是要回到讓合作社社員富起來這個出發點上的。”
先進高效的機械作業不僅提高了作業質量和作業效率,也給服務的種植戶節省了開支。目前,沙灣縣擁有合作社聯合社、作業服務公司、共贏制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服務主體,10年間全縣農機合作社達到57家,固定資產3.5億元,服務面積130余萬畝,各類農機具2000多臺,入社成員860人。
采棉機、超大功率拖拉機、等離子打藥機、智能*配肥機、衛星導航自動駕駛設備、農機作業信息化監測系統、無人植保機和*農機技術等一大批先進適用機械和技術投入農業生產。
沙灣縣宏基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韓波說:“農機合作社的發展是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目的是在服務農業的同時,讓農機更好地發揮作用。通過這幾年的努力,我們沙灣縣的農機隊伍壯大了,形成了抱團經營模式,為沙灣縣以后農業產業化規模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