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市場評論 > 中國夏糧減產背后:主產區連遭惡劣天氣 優質小麥存漲價壓力
中國夏糧減產背后:主產區連遭惡劣天氣 優質小麥存漲價壓力
農業網   時間:2018/9/3 16:44:00  來源:第一財經  閱讀數:405

  今年出現夏糧減產,除了主動調整結構外,惡劣天氣也成為一個主要因素。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夏糧比2017年減少306萬噸(61億斤),下降2.2%。其中谷物產量比2017年減少310萬噸(62億斤),下降2.3%。

  在統計口徑中,夏糧包括夏收的谷物、豆類和薯類。其中,夏收谷物主要包括小麥、大麥、燕麥、蕎麥等其他谷物。

  今年,中國小麥主產區的災害天氣接踵來襲,這與夏糧的減產存在較強的關聯。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近年來中國大力推廣優質小麥的訂單化種植,使得局部地區的播種量下降30%~50%。訂單化種植雖然有助于避免傳統密集條播出現的缺苗斷壟、疙瘩苗等現象,但在天氣災害年景中會導致小麥減產程度加劇。

  接踵而至的惡劣天氣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統計師黃加才表示,夏糧總產量的減產,因面積減少而減產86萬噸,因單產下降而減產220萬噸。

  而在這兩個減產因素中,都離不開惡劣自然天氣的影響。

  比如,上年秋冬播期間部分地區遭遇持續陰雨天氣,江淮等部分地區水稻不能及時收割騰茬,影響了小麥播種,這導致播種面積下降。

  黃加才介紹說,在秋冬播期間,河南等地局部遭遇持續降雨天氣,部分麥田播期推遲15至20天,小麥冬前積溫不足,不利于形成冬前壯苗和安全越冬;在清明時節,正值小麥生長的拔節孕穗關鍵期,黃淮海等小麥主產區遭受了*大范圍大幅度降溫天氣,影響小麥穗粒數形成;在灌漿收獲期間,安徽等部分地區遭遇長時間陰雨天氣,降水偏多,日照不足,不僅影響小麥灌漿和產量的進一步形成,還導致小麥出芽霉變,影響品質。

  根據上海匯易咨詢有限公司(簡稱JCI)所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4月初,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出現先高溫后大幅降溫天氣,小麥正處于返青拔節期,河北、河南和山東地區局部小麥凍害受災嚴重,致使枯麥或穗空而大面積減產。

  據官方數據統計,今年強降溫造成小麥嚴重受凍面積約100萬畝,約占全國小麥總面積的0.3%。

  布瑞克農信集團研究總監林國發對*財經記者稱,2018年,夏糧減產以小麥減產為主,早稻減產幅度較小。他分析減產的主要原因,除了近幾年糧食價格持續低價所導致的種植面積小幅減少以外,異常天氣導致單產下降是這次減產的主要問題。

  JCI小麥主任分析師史巍對*財經記者表示,2017年秋種以來,中國冬小麥生長期遭遇多種災害天氣連續沖擊。影響*嚴重的是,今年4月初的倒春寒和5月中下旬的持續降雨,特別是由于初春遭遇大范圍凍害枯麥、不完善粒小麥增多和優質小麥訂單化進一步普及,市場普遍認為,2018年,小麥產量下降已成定局。不同機構評估總產下降300萬-750萬噸,同時將拉動本季度(注:指2018年7月-2019年6月)小麥進口量將同比增加,可能至500萬噸左右。

  需要補充一點,小麥訂單化規模種植的推廣也在天氣災害年景中加重了小麥的減產程度。

  史巍稱,出于調結構的需要,近年來中國大力推廣優質小麥的訂單化種植。這使得局部地區的播種量會下降30%-50%,而在天氣災害年景中,容易導致小麥減產程度的加劇。

  他說,這次北方地方在小麥返青拔節期出現的倒春寒,河北、河南和山東地區局部小麥凍害受災嚴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農戶一般習慣增加種用量來促進單產提高,而規模化訂單種植小麥更加規范化,一旦遭遇災害,產量減少會高于傳統種植方式,這并非優質小麥的品種本身存在問題。

  強弱筋優質小麥供需失衡

  近年來,中國小麥年產量約為1.1億-1.15億噸,除了滿足國內的小麥需求以外,部分次麥用于飼料需求。當前,中國的小麥主要以中筋麥為主,優質的強筋麥及弱筋麥比例極小,出現小麥總量供應充足,但結構供應不足的局面。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優質強筋麥種植面積大概在1500萬畝。隨著“優質麥”工程的推進,今后中國優質麥的面積將呈現穩步增長態勢,規模種植的比例也會逐年提高。

  前述研究報告提到,強筋和弱筋優質小麥的供需失衡,是中國小麥進口的主要原因。

  目前,中國優質強筋小麥產量僅有300萬-450萬噸。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優質專用小麥的需求卻逐年上升,年需求量達到500萬-700萬噸,年供需缺口在200萬-300萬噸。優質小麥的用途在于,面粉的筋力越強,烤出來的面包就越松軟可口,而要做蛋糕和餅干,就要用弱筋粉,這樣做出來的餅干才會酥脆。

  林國發分析,今年天氣因素導致小麥產量及質量出現下降,優質小麥供應偏緊,價格持續偏強。預計第四季度,優質小麥仍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2017年,中國小麥進口國家的前三位,分別是澳大利亞、美國和加拿大。

  今年7月6日,中美貿易摩擦正式開啟,首輪互加征340億美元商品貿易關稅,包括大豆、玉米、小麥、大米、高粱、牛肉、豬肉、家禽、魚、奶制品、堅果和蔬菜等農產品。

  雖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小麥價格也追隨鄰池大豆和玉米市場跌勢,但是由于中國小麥進口來源國多元化和轉換靈活,導致中美貿易戰對國內小麥供應擔憂和價格直接影響并不明顯。

  史巍表示,雖然美國在中國小麥進口國中位居第二,但是中國小麥進口來源國轉換靈活,從今年起,中國對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小麥進口政策也在逐漸放寬,2013年-2017年產的國儲小麥庫存總計7000萬噸以上,短期來看,中國小麥市場行情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不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