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四川貴妃棗成為當地致富寶貝 小小一顆棗撬動億元大市場
四川貴妃棗成為當地致富寶貝 小小一顆棗撬動億元大市場
農業網   時間:2018/9/4 11:10:00  來源:四川新聞網  閱讀數:404

  近日,羅江區蟠龍鎮貴妃廣場舉行了盛大的2018四川美麗田園歡樂游暨羅江第十三屆貴妃采摘節開幕式,各類嘉賓300余人參會。據悉,貴妃棗采摘節活動從8月8日開始,將持續至9月18日。整個活動期間預計吸引各地游客15萬人,帶動當地農民增收1280萬元。今年預計棗果產量超過8600噸,產值1.1億元。

  *種植戶 現在的生活以前不敢想

  在當天的開幕式上,“*棗”評選活動中評選出的貴妃棗*種植戶——蟠龍鎮寶峰村村民劉繼懷獲得了5萬元的獎勵。他家種植的15畝左右的棗林,年產能達到4萬斤,每年能給他帶來十一二萬元的純收入。

  “通過這些年種植貴妃棗,我們家蓋起了3層小洋樓,還買上了車,以前家里都是泥巴房,當時想都不敢想現在能過得這么好。”劉繼懷回憶說,以前他家里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他在德陽務工的收入,一個月還不足1000元,生活過得緊巴巴的。

  后來,遇到國家實施“退耕還林”的好政策,于是村里就開始發展棗樹種植業,每畝還有補貼。劉繼懷索性回家專心種植貴妃棗。經過多年的發展,劉繼懷的家境因為貴妃棗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實際上,這只是當地眾多棗農因種植貴妃棗而致富的一個縮影。貴妃棗產業在當地發展壯大的同時,不僅村民得到了實惠,同時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極大改善。漫山遍野的棗樹,不僅是當地的搖錢樹,而且綠了山頭,美化了環境。

  說起貴妃棗的發展,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現年65歲的米運達——羅江大霍山棗子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開幕式上,他和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德陽市科技特派員、碩士生導師鄧群仙博士一起當選為2018年羅江貴妃棗代言人。

  上個世紀80年代,為了填飽肚子,米運達帶領村民將棗樹砍掉種植莊稼。后來,村民們填飽了肚子,錢袋子卻依然空空如也。由于當時棗子的價格十分可觀,米運達開始移栽被砍的棗樹旁冒出的棗樹苗。

  2002年,適逢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羅江區(當時的羅江縣)抓住機遇,開始大量種植棗樹。其中,蟠龍鎮寶峰村被列為重點,樹種上選擇本土特有樹種——貴妃棗,經母樹選優、科學試種后,在該村栽植培育830余畝,打下棗產業發展雛形。

  目前,當地村民們的貴妃棗棗樹少則幾畝,多則十余畝,甚至數十畝。米運達盡管已經65歲,但他仍然種植了10余畝棗樹,一年純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他還租下了20余畝地,專門用來改良品種。在米運達眼里,一顆小小的貴妃棗就是村民們致富的寶貝。

  據統計,羅江棗樹已經發展到2萬余畝,棗農及業主大戶4000余戶,核心區面積6000余畝。2017年,全區棗果產量8000噸,產值1.04億元,農副產品銷售3000萬元,核心區棗農人均純收入超過2.4萬元,今年預計棗果產量超過8600噸,產值1.1億元。

  近年來,羅江區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提升貴妃棗基地生產水平,完善基地景區化建設,助力三產發展。堅持“以果為媒”,開啟“產業果園+休閑觀光+生態文化旅游”模式,成功舉辦“棗子節”12屆,每年棗子節吸引游客10萬余人,在展示了羅江地域特色產業、鄉村風貌和歷史文化的同時集聚人氣、帶動商氣。而事實上,位于成德綿經濟主軸線上的羅江區在休閑農業的發展上,可圈可點的還有很多。羅江還有中國金花梨之鄉、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區等諸多殊榮。

  全區成功打造貴妃棗園區、西蜀柚鄉、天馬山生態園區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景區景點130余處,精品線路11條,鄢家鎮星光村、蟠龍鎮寶峰村等有影響的休閑農業專業村31個,新盛鎮珍果園、白馬關鎮貓兒頂農場等農業觀光采摘園31家。建成農家樂200余家,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從業人數3000余人,日均接待能力2萬余人次。每年舉辦“ATV”全國全地形車錦標賽、全國山地自行車精英挑戰賽、“詩歌節”、“梨花節”、“荷花節”、“柚子節”等各種節會40余次,吸引前來賞花、品果、觀光、健身、休閑的游客330萬人次,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已經成為了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平臺和展示美麗羅江形象的一個重要窗口。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ouchaochang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