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經濟建設的重中之重,寧夏固原的農業發展歷程可謂是泣血含淚負重前行終見明媚。“一五”時期末年(1957年),固原農林牧漁業增加值0.62億元(按當年價格計算,下同),那是一個一遇災荒即有餓殍的時期,農產結構十分單一,農業生產陷入肚皮困境難以自拔;改革開放40年來,固原的農業已經從過去緊盯吃飽肚子的尷尬困境中解放出來,1977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邁上億元臺階,1978年達到1.28億元,到1996年突破10億元大關,1999年底達到15.11億元,此時,站在新世紀門檻上的固原鄭重宣布,整體實現基本解決溫飽目標;撤地設市后,2002年全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達到18.2億元,是1957年的29.4倍,1977的17.7倍,從基本解決溫飽逐步走向穩定解決溫飽;2017年,全市實現牧漁業增加值51.01億元,是1957年的82.3倍,1977年的49.5倍,2002年的2.8倍。經過多年艱難探索,固原市委、政府確立了具有固原特色,具有比較優勢的農業支柱產業,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創新農業“接二連三”發展道路,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力促糧食和草畜、馬鈴薯、冷涼蔬菜、特色種養“1+4”特色農業提質增效,打造固原特色農產的“金字招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