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菜價穩定,供應需求也大,我們種菜也種得有奔頭。”余杭良渚麟海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何林海,想起去年那場菜價波動還是心有余悸——老何說,去年菜價持續走低,差點連種植成本都收不回來。后來在市農業局指導下,老何和農戶們投保了蔬菜價格指數保險,靠著保險賠付渡過了難關。今年菜價還不錯,何林海和農戶們也干得更有信心了。
保持蔬菜價格穩定、豐富市民群眾農產品供應、讓農戶增產又增收。一個個小小的“菜籃子”連接著市民與農戶,為了讓大家手中的“菜籃子”拎得更穩當,杭州市農業部門從農戶和市民的需求出發,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提升服務能力,抓好“菜籃子”工程,有效保障城市居民的“菜籃子”產品供應,滿足人民群眾吃鮮吃好的基本生活要求。
要穩定“菜籃子”價格,保護好農戶生產的積極性是關鍵。受供求關系影響,今年上半年杭州市青菜、毛毛菜價格一度跌破1.7元/公斤成本價,農民生產積極性受到影響。為了把農戶損失降到*,市農業部門隨即在全市推廣了葉菜價格指數保險。
今年上半年,市級“菜籃子”基地累計投保面積達1.35萬畝次,總賠付率105%,預計全年葉菜價格指數保險面積可達2萬畝次左右。另外,受今年1月雨雪冰凍和3月強對流天氣影響,42個市級“菜籃子”(蔬菜)基地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817萬元,不過多虧了農業部門及時在市級“菜籃子”工程建設項目中安排專項資金,對受災損失較大的進行適當補助,這些基地又迅速恢復了生產能力。
穩定供給、擴大生產,讓杭州的蔬菜供應更加豐富。根據杭州市“菜籃子”基地實際情況,今年農業部門還修訂了《杭州市“菜籃子”工程建設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通過政策引導,鼓勵生產主體提高“菜籃子”基地建設水平。年初以來,全市已啟動市級“菜籃子”基地提升工程3000畝,力爭通過3年時間的努力,建成高標準、高產出,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的市級“菜籃子”基地10000畝。
“這個‘菜籃子’進社區活動辦得不錯,我們杭州本地的蔬菜、雞鴨魚肉質量越來越好,老百姓吃得放心,家門口還有基地直銷點,真是方便。”家住新州社區的張阿姨在家門口挑選心儀的農產品后開心地說。從今年6月30日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市農業局就會組織一場“菜籃子”進社區活動,把全市果蔬合作社生產的新鮮農產品送到市民群眾家門口。“馬大嫂”們在家門口,就能以低于農貿市場零售價買到本地各種新鮮時令菜品,實現農民和市民之間的無縫“對接”。
開展市級“菜籃子”基地直供直銷,是為市民提供平價新鮮蔬菜*有效的途徑。今年以來,市農業局鼓勵市級“菜籃子”基地在全市建立55個直供直銷點,其中“菜籃子”基地直銷門店19個,農貿市場直銷攤位10個,超市專柜26個,極大地豐富了市民群眾餐桌上的蔬菜品種。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