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產業扶貧進程,今年以來,務川自治縣堅持市場導向,聚焦產業扶貧“春風行動”、“夏秋攻勢”,著力“擴規模、強基礎、引龍頭、強品牌、抓示范”,大力發展山地特色蔬菜產業,促進蔬菜產業“生產穩定發展、產銷銜接順暢、質量安全可靠、農民穩定增收、市民得到實惠”。到目前,全縣累計種植蔬菜24.52萬畝,其中種植辣椒12.04萬畝、白菜2.65萬畝、茄子1.03萬畝、結球甘藍0.77萬畝、菜豆0.75萬畝、南瓜0.74萬畝;采收蔬菜30.21萬噸,其中采收辣椒13.05萬噸、白菜2.72萬噸、茄子0.93萬噸、結球甘藍0.54萬噸、菜豆1.08萬噸、南瓜1.02萬噸;實現產值48008.46萬元,其中辣椒27285.5萬元、白菜2040.3萬元、茄子1055.9萬元、結球甘藍408.1萬元、菜豆120萬元、南瓜901.4萬元。外銷蔬菜11.34萬噸,產值23154.07萬元。
一是抓規劃布局。突出重點,打造100畝以上生態、綠色、優質的夏秋蔬菜、魔芋、辣椒、食用菌、草石蠶、大蒜等商品蔬菜生產基地38個1.6萬畝;合理規劃建設城郊蔬菜種植基地12個0.6萬畝,確保城鎮蔬菜供應;立足周年均衡供應,在海拔800米以下區域,重點發展城鎮保供蔬菜;海拔1000米以上的區域,主要發展夏秋商品蔬菜。合理搭配蔬菜種類、早中晚熟品種,實行錯時播種延長采收期,確保蔬菜穩定供應,增加菜農收益。
二是抓標準生產。著力創辦蔬菜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品牌化“三品一標”生產示范基地,大力推廣優良新品種、配方施肥、設施高效栽培、集約化育苗、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新技術,推行標準化種植規范,形成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常態化,確保蔬菜優質安全生產。全縣創建規模化蔬菜生產基地5.25萬畝,基地良種覆蓋率95%以上、標準化技術覆蓋率到80%以上,“三品一標”基地認證率60%以上。
三是抓主體帶動。新建一批產地市場,積極扶持發展蔬菜營銷公司、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蔬菜流通經紀人等新型經營主體,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拓展蔬菜供應市場,大力推進“農超對接”,“農校對接”等現代營銷模式,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產銷對接活動,拓展西南地區、湖南、廣東等省外秋淡季市場;加快蔬菜流通體系建設,鼓勵種植基地配套建設保鮮庫、速凍庫、蔬菜分揀、分銷點建設;線上線下協同推進以蔬菜經營主體為主的電子商務,暢通蔬菜線上銷售渠道。
四是抓質量品牌。著力風險防控,建立健全蔬菜園區、市場、基地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合理分布蔬菜檢測點,加快檢測點規范化建設,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確保每一批上市蔬菜通過安全抽檢,提升蔬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強化對已經通過無公害認證的蔬菜基地監管,加大對未申報生產基地的申報力度,大力打造以浞水、泥高結球甘藍、菜用辣椒為代表的夏秋蔬菜,魔芋、草石蠶、大蒜為代表的綠色、生態、優質蔬菜品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