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用完善的玉米產業鏈合約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用完善的玉米產業鏈合約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農業網   時間:2018/9/13 14:36:00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閱讀數:367

  記者從9月12日于大連召開的“第十一屆中國玉米產業大會”上了解到,玉米期貨上市以來,大連商品交易所不斷優化合約制度,推動玉米期貨交易量、持倉量穩步提升。2018上半年,大商所農產品期貨成交量2.4億手,占全國農產品的 51.66%,成交額8.2萬億元。農產品期貨日均持倉量394萬手,占全國農產品的67.36%,各品種法人持倉占比普遍提升,其中玉米品種較去年同期增長21.06%。今年上半年,大商所農產品期貨交割量96.78萬噸。共設立指定農產品交割倉庫(廠庫)174個,比去年年末增加11個,遍及16個省市。
  
  為更好的滿足產業客戶套保需求,大商所貼近現貨市場變化和貿易實際,不斷探索創新合約和交割制度,近年在玉米產業鏈品種上,通過推進玉米集團交割、優化淀粉升貼水、創新雞蛋合約制度,有力提升了期貨市場服務產業的能力。
  
  在玉米品種上,玉米市場化改革后,價格波動幅度增大,產業風險管理需求大幅上升,包括央企、民企、地方國企、外企等的多元化收購主體入市,玉米期貨迅速活躍,單邊持倉*達235萬手,一度成為全國持倉量*和我所參與客戶*多的品種。大商所通過集團交割制度在東北三省一區設立11家集團交割倉庫,12家分庫,總庫容增加132%,*保證庫容增加1倍。集團交割自1709合約在東北產區開始實施,截至1805合約,集團庫注冊倉單量占比63.23%,集團庫交割量占比10.87%,滿足了產業客戶套保和交割需求。
  
  “為貼合現貨貿易趨勢,進一步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大商所將通過引入廠庫倉單與動態升貼水,將交割區域由東北向其它主產銷區擴展,通過精心、充分的布局,保障玉米市場的平穩發展,為產業客戶避險提供便利。”大商所農產品事業部總監王玉飛說。
  
  在淀粉品種上,大商所建立了定期調整升貼水的機制,即每年9月份前對新掛牌合約升貼水進行調整,觸發條件是升貼水變化幅度超過20%或*值大于20元/噸。如今年調整了山東、河北與遼寧南部港口地區的升貼水,將從2019年8月1日開始實施。這種動態調整機制,將使期貨市場更貼近現貨,進一步提升產業客戶參與期貨交易的積極性。
  
  在雞蛋品種上,自1703合約開始,大商所引入了每日交割、車板交割制度,縮短了倉單有效期,增加了7、8合約月份,并修改了交割質量標準。新制度實施后,雞蛋期貨可供交割量大幅增加,交割成本顯著降低,期現價格回歸良好,產業客戶參與積極性不斷提升,使雞蛋期貨成為國內*個連續活躍的農產品期貨品種。如今,50%以上的大型雞蛋貿易商關注期貨市場,并參考期貨價格進行貿易定價,約一半以上主要大型蛋雞養殖和蛋品加工企業參與期貨交易或成為交割庫。
  
  王玉飛表示,大商所還將精益求精,推進一系列雞蛋期貨規則優化創新:如調整盤面價格不再包含包裝價格;每日交割采用三步交割法;加強車板交割場所管理責任,建立供應商制度;新增交割區域至吉林、黑龍江、甘肅、寧夏、湖南、重慶、貴州、福建、四川等地,為產業利用期貨市場提供更多便利。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大商所一是將繼續推進玉米集團化交割,從東北設庫到通過廠庫倉單在全國其他產銷區設庫,并推廣玉米基差交易,努力建成玉米區域定價中心;二是加快推進玉米期權,豐富產業風險管理工具;三是推進生豬、粳米等新品種上市,我國生豬總體市場規模約1.14萬億元,大米市場規模超過5000億元,且與百姓民生息息相關、上下游產業涉及廣泛,一直以來企業缺乏有效的避險工具。上市生豬期貨將與豆粕、玉米、雞蛋形成完整的飼料養殖產業鏈,粳米期貨將進一步完善玉米、大豆等糧食品種序列。相信隨著上市品種的不斷豐富、衍生品工具的日益多樣,大商所服務實體經濟的空間將越來越廣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