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北京市石景山區開展*扶貧工作,在四個*扶貧地區涉及六大類工程,目前已完成56個項目,已確定111個項目,正在對接57個項目,其中在產業幫扶和產業帶動工程中,發揮中關村科技園區石景山園匯集企業優勢資源,借鑒高端產業發展經驗,攜手內蒙古寧城縣、河北省順平縣扎實“打好*扶貧攻堅戰”,帶領當地百姓脫貧致富。
石景山園黨工委專題研究*扶貧,細化任務分工,組織重點企業座談,做好無縫對接服務,園區15個商務樓宇工作站、40名社會工作者具體協調對接,實地走訪企業,2000多次電話宣傳政策、解疑答惑,保險產業園、創業公社、國新商業投資、恒昌匯財投資等31家園區國企、非公企業踴躍參與,籌集203余萬元扶貧資金。
如何用好這筆錢?根據與貧困村對接扶貧、結對幫扶和加強人員培訓3類任務,園區深入了解對口地區需求,與企業強化日常溝通,并組織企業赴寧城縣、順平縣調研對接,匯聚資源力量,發揮各方優勢,*終確定15個扶貧項目。
順平縣蒲上鎮何家營村屬于半山區,擁有天然的果園種植資源,預建立140畝百果科技示范園區,集果品生產銷售、新品種引進示范推廣、觀光采摘生態游為一體,打造城郊休閑生態游百果薈萃園區,但苦于啟動資金不足,“項目為全民所有,貧困戶到果園上班收入上有了保障,村集體又增加了經濟收入,搞公益事業也有了底氣。”石景山園相關負責人介紹。樂元素科技公司、獵豹移動、信中利投資公司等15家企業了解情況后,和順平縣達成幫扶對子,9月中旬前資金將全部落實到位。
同時,京石科園、銀企整合技術、基石國際融資、易寶支付、流金歲月等18家企業,支援寧城縣150余萬元扶貧款項落實到位。
寧城縣八里罕鎮二道溝村屬于*重點貧困村,地理位置偏僻,貧困人口占五分之一多,村集體經濟為零,貧困程度深,村內基礎設施較差。信中利投資公司與二道溝村簽訂結成幫扶協議,致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和扶貧公益崗位建設。除了參與肉牛產業村集體經濟項目外,該公司還設置村保潔員、治安員扶貧公益崗位,在貧困戶中選聘工作人員,村民李艷紅當上村保潔員后,每年增加6000元家庭收入,兒子在讀大專,丈夫負責母牛養殖,“聽說我們的工資來自北京幫扶資金,謝謝北京的企業,政府幫,自己干,早日脫貧。”李大姐對明年脫貧充滿信心。
另外,園區還支持順平縣蒲上鎮開展脫貧工作和對口地區開展扶貧干部和專業人員培訓,下一步,園區將探索企業與對口地區聯結的有效機制,制定相關監督制度,細化項目推進、實施和驗收具體辦法,努力以務實的舉措和成效,*助力受援地貧困群眾脫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