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滿足居民需求提升的要求生產出優質美味農產品的同時,還能很好地保持耕地肥沃、水清景美的良好環境,是省沿江農科所資源與環境學科團隊長期以來的研發重點。一手抓技術創新攻克生產難題,一手抓科技服務強化生產應用,持續不懈努力結出喜人碩果,近五年中該團隊承擔省部以上科技項目12項,相繼有15項科技成果獲得獎勵,為農田豐產增效及其農村綠色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我市是稻麥主產區,也是全省的稻麥高產區,稻田在農田中占比*。然而長期的高強度集約化管理,稻田出現增產乏力、功能退化、環境惡化等問題,稻麥生產上也面臨著秸稈大量還田、機械化、輕簡化等新挑戰。為了達到秸稈就地全量還田條件下稻麥豐產增效的目標,省沿江農科所資源與環境學科團隊突破常規的秸稈還田耕作模式,創制出秸稈就地溝埋和稻田條帶耕作秸稈覆蓋行間兩種類型全新技術體系,并研發相配套的作業機械,從根本上破解了秸稈還田過程中的低碳、減排、豐產、增效等關鍵難題,相繼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農業自主創新基金等項目資助,獲國家、省級財政研發資金250萬元,研發的原創性技術已有9項獲發明專利授權。
科技成果只有推廣應用,才能實現其科研創新的價值。近年來,他們以實施中 央財政農業技術推廣項目為平臺,全面對接農業企業、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標準推進產學研推一體化進程,加速推進了科技成果的落地生根和開花結果。位于海安市大公鎮王院村的千畝連片水稻生產基地,現已成為該學科團隊稻麥綠色生產技術集成的展示窗口,他們與省農墾集團海安公司合作,將該基地建成了優良食味粳稻優質安全高效生產的高標準核心示范區,在實現產出優良食味稻米、秸稈全量還田和全程機械作業全覆蓋的同時,優質稻平均畝產超過660公斤,化肥、農藥施用量減少15%以上。一方面在核心區內開展新技術示范驗證和集成配套,另一方面對接周邊地區的種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組織現場觀摩,開展科技培訓和技術咨詢,有效提高了成果覆蓋應用率。
搭臺引智、即研即推,是解決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難題的成功嘗試。針對不同區域的產業需求以及養殖場和種植業作物布局特點,該學科團隊與省農科院循環農業中心緊密合作,分別在海門正余、啟東近海、通州石港和海安大公等地設立駐點科技服務基地,組織推廣“規模豬場種養結合生態循環利用生產技術”。他們根據基地規模豬場及其沼液工程與周圍種植業條件,以實現沼液在農田全量安全消納和農作物優質安全高效生產為要求,專題研究并制定不同區域的沼液工程配套與農田施用方案,創建了“個性化訂制”式的即研即推服務模式,構建出適應我市稻田、旱糧田、蔬菜田和桑(果)田等典型類型的“豬-沼-田”循環農業技術模式。創新的科技推廣服務模式,在實現優質農產品有效保障的同時,更加突顯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效應,服務基地的規模豬場種養單元內沼液消納在95%以上,配套農田化肥減量達到30%-50%。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