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大豆原產地,種植和消費歷史悠久。前些年,受比較效益下降、進口沖擊等影響,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下降,產需缺口逐年擴大。隨著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國大豆種植面積有所反彈。如今我國大豆種業現狀如何?產業化過程中有哪些阻力,突破口在哪?近日記者采訪了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農業農村部北京大豆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主任韓天富。
記者:目前,我國大豆產業現狀究竟如何?韓天富:多年來,總體上我大豆的種植面積、總產、單產都在上升,雖然前幾年大豆的種植面積有所下降,但其下降幅度在主要農作物當中是比較小的。目前,我國大豆的種植面積相對穩定,大量進口是為了滿足急劇增長的油脂和飼料需求。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大豆的需求量翻了近10倍,*主要的原因就是國民飲食結構發生改變,油和肉的消費量變多了,禽畜及水產的規模化養殖需要大量配合飼料,其中豆粕約占20%。換言之,國產大豆主要用于滿足加工生產豆制品,在這方面國產大豆的供應充足且穩定。但由于我國地少人多,加工油脂和飼料所需的大豆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了。
記者:糧安天下,種鑄基石。大豆種業作為我國大豆產業的重要支撐,目前狀況如何?
韓天富:目前,我國大豆種業挑戰與機遇并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豆種業已經取得了顯著進步,涌現出一批*的育種家,培育出很多備受農民歡迎的好品種。但隨著我國加入WTO,民族種業與國際逐步接軌,我國大豆種業在很多方面仍不能滿足大豆產業發展的需要。一些發展中的短板日漸凸顯,大豆種業亟待通過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科技水平。
記者:我國大豆種業存在那些問題?應如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韓天富:品種遺傳基礎狹窄、品種產量潛力低、品質育種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等問題是我國大豆品種改良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國大豆育種中常用優(優良品系)×優(優良品系)的親本組配方式,骨干親本相對單一,品種單產提高緩慢。盡管我國保存有世界上*為豐富的大豆種質資源,但在資源鑒定評價方面相對滯后,資源利用效率偏低,種質優勢未能充分發揮。
據分析,全國大豆平均蛋白質含量為39.32%,脂肪含量為20.15%。蛋白質含量僅比進口大豆高0.14個百分點,脂肪含量則低1.5-2.0個百分點。自2011年以來,在東北和黃淮海大豆主產區,僅有一個高蛋白品種“臨豆9號”通過國家審定,遠遠不能滿足市場對國產高蛋白大豆的需求,此外,在特用、菜用大豆品種選育方面,也缺少適銷對路的優質品種。
記者:我國大豆種業產業化過程存在哪些問題?
韓天富:近年來,我國大豆種業產業化進步明顯,但在人才、技術、經營管理等方面仍不能滿足現代種業發展的要求,本應是種業產業化主體的種子企業還沒有獨立承擔大豆種業產業化的能力。目前,我國大豆種子企業呈現小而散的局面,大豆育種科研的主體仍是科研院所。
由于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加上目前品種權保護體系還不完善,大豆種子經營利潤率低,大豆種子企業效益普遍較差,再加上近年來部分規模化新型經營主體實行種子自留,進一步壓縮了大豆種子企業的利潤空間。大多數大豆種子企業無力投入資金用于育種研發,只能采用購買經銷權或品種權的方式維持企業經營,更有個別企業套牌經營、以假亂真、以次充好,既損害農民的利益又擾亂了市場。當前,我國亟需優化種業發展環境,培育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育繁推一體化大豆種子龍頭企業。
記者:您對我國大豆種業有哪些建議?韓天富:建議加大對大豆育種科研投入的力度。經過十余年發展,我國大豆科技人員達到2000人左右,其中從事育種工作近千人。但與水稻、小麥、玉米等作物相比,大豆育種隊伍規模小,經費投入少。當前,我國大豆育種經費主要靠國家財政投入,而大豆種子企業效益差,投入少,遠遠不能滿足育種工作的需要。所以,要從保障我國食物安全的戰略高度出發,對大豆育種科研工作給予優先支持。在國家重點科研計劃中,優先考慮大豆科研項目,加大財政投入,改善育種技術手段,大力提高大豆種業自主創新能力。
加強全國大豆科研聯合攻關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大對全國大豆科研聯合攻關的支持力度,推進產學研緊密結合,優化頂層設計,建立和完善任務統分結合、資源有條件共享、收益按貢獻分成、政府與企業共同投入的育種協作攻關機制,將分散在不同單位的資源集中起來,加強育種上、中、下游的緊密結合,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公益性育種技術體系。
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我國大豆種子行業侵權、套牌現象相當普遍,嚴重影響育種者權益和經營者收益,造成種子企業研發投入減少,品種創新速度減慢,嚴重制約大豆產業發展。建議國家盡快出臺品種權保護相關配套法規、條例,逐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為中國種業創造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同時,通過加大開放力度和國際合作,保障我國種業研發主體在國外的知識產權,提高我國大豆種業的國際競爭力。
強化國產食用大豆的市場地位。我國大豆在蛋白含量等食用和外觀品質方面存在一定優勢,其中,東北地區大豆生理活性物質含量豐富,適宜發展食用大豆生產;黃淮海南部地區大豆蛋白質含量高,適宜深加工;南方大豆蛋白質含量和膳食纖維含量高,適宜發展食用大豆和菜用大豆。要完善品質生態區劃,分區制定優質大豆育種目標,加大對高蛋白和功能型品種培育的力度,培育市場競爭力強的大豆品種。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