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致富經 > 樂陵小棗謀“金絲”變現
樂陵小棗謀“金絲”變現
農業網   時間:2018/9/26 8:52: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468

  初秋時節,在位于山東省樂陵市朱集鎮的百園,一粒粒金絲小棗掛滿枝頭。據介紹,小棗完全成熟一般在9月初,今年氣候適宜,將又是一個豐收年。

  樂陵素有“棗鄉”之稱,全市目前擁有500年以上棗樹7000余株,品種500多個,經過多年發展,現栽培面積30萬畝,年產棗1億多公斤,產值達23.3億元。

  但自2010年開始,受到市場沖擊等因素的影響,金絲小棗從市場價格到產量都在一路下滑,加之棗農種植方式粗放單一、管理模式陳舊、品牌意識不強等,小棗品質得不到保障,“撂荒”現象嚴重。

  如何讓小棗產業活起來、“金絲”品牌樹起來,樂陵進行著探索。

  一個合作社解決棗鄉棗樹的“撂荒”難題

  臨近收獲期,樂陵市朱集鎮大常村村民常秀山像往常一樣,到自己的棗園中為棗樹除草,檢查小棗長勢。常秀山是該村的種棗大戶,擁有幾十年的種棗經驗,今年,他又有了新的頭銜——大常村小棗產業合作社管理服務小組組長,負責該村600余株棗樹的管理工作。

  據了解,朱集鎮作為樂陵市小棗主產區,棗樹數量占到全市的95%,以前朱集鎮的棗農娶媳婦、蓋房子,都靠棗樹。但自2010年以來,面對新疆棗的猛烈沖擊,一些棗農仍沿襲傳統的小棗管理模式,結果小棗品質下降,常有黑頭裂口,致使小棗產業在低谷徘徊。“前幾年,我市興起網上銷售,鎮上也對棗農有一定的補貼,雖有起色,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各村‘撂荒’現象日益嚴重。”樂陵市朱集鎮副鎮長、鎮小棗產業管理辦公室負責人李寧說。

  “今年以來,我們以大常村為示范,在全鎮選取19個村作為試點,探索合作社統一管理模式。”李寧說。村黨支部書記擔任指導員,通過召開黨員、群眾大會選出9人組建管理服務小隊,具體擔任監事員、計工員、技術員、管理員等,重點圍繞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技術指導、采購等環節開展工作,實現統一管理、統一采購、統一銷售“三統一”。

  今年7月10日,該鎮舉行“黨支部領辦創辦合作社與樂飛棗制品公司紅棗收購簽約儀式”,19個試點村與樂飛集中簽訂紅棗統一購銷合同。目前,樂陵樂飛棗制品有限公司已與“天貓”簽下5000噸鮮棗網上銷售訂單,并將以高于市場10%至30%的價格收購紅棗,19個合作社以干棗計,年均可增收500萬元,合作社傭金按2%計,每個合作社可增加集體收入2.6萬余元,既改善了棗樹“管不了”“管不好”的局面,也緩解了紅棗“賣不出”“賣不好”的問題。

  “這樣一是解決了棗的銷售問題,緩解新疆棗對本地市場的沖擊;二是助力非公有制企業線上銷售,解決企業后顧之憂;三是真正實現集體、棗農雙增收,提升了棗農的積極性。”李寧說,除樂飛棗制品,朱集鎮還與坐落于該鎮的上海綠莊食品有限公司簽訂了年收干棗2.5萬噸的協議。

  一處“試驗田”良種良法配套種出優質棗

  “科學化種植、生態化培育,是提升小棗品質、樹立品牌的一劑良方,決定了金絲小棗能否走得更遠。”在樂陵市*棗樹良種基地,該市林業局副局長周濤一邊察看棗樹生長情況一邊對筆者說。

  據介紹,該基地建于2017年,建設總面積110畝,其中金絲小棗生產區30畝,新建園區80畝,包括品種資源保存區、選種試驗區、品種比較試驗區和高效栽培示范區。位于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南側,以金絲小棗品系、鮮食棗品種、優質抗裂棗品種為育種、實驗目標。栽植品種有金絲4號、魯棗2號、魯棗5號、棗秋紅、六月鮮等新品種,截至目前共栽植棗樹2萬余株。

  周濤坦言,目前樂陵小棗處于一個轉型期、陣痛期,困難伴隨著機遇,必須抓住這一特殊時期,大力度提升品質。“在小棗種植方面,我市面臨4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周濤說,一是棗樹品種老化,隨著氣候和地力的改變,老品種面對惡劣氣候的抵抗力較差,如在收獲期遇到大雨,90%以上的小棗都將受到影響;二是產品無憂化,由于許多棗產區不能實現統一管理,有時相鄰棗樹的品種都不統一,結出的棗形狀各異,達不到現代市場需求;三是種植模式老舊,肥料使用不規范,導致效果差、品質差,土地和棗樹的負擔重;四是機械化低,隨著人工成本的逐年升高,小棗價格卻大起大落,導致效益差,無人愿種、愿管。

  在良種基地的高效栽培示范區中,與以往常見的棗樹不同,這里的棗樹不到一人高,但果實充盈可人,且分布均勻。“這里采用的是矮化密植先進技術,增強透氣性預防蟲害,同時減少對地力的消耗。”周濤說,“這一棗樹品種名叫‘傲雪’,它的特點是生長周期長,成熟得比較晚,能夠避開雨季,甚至下雪時依然還在生長,故得此名。由于生長期長,其營養成分也得到提高。”據介紹,目前該基地共育有16個品種,其中傲雪、金絲4號等4個品種獲得省林業廳頒發的良種證,另有5個品種正在申報中。

  良種基地的建成,目的就是為了培育適合生長的良種、改變落后的種植方式。該基地綜合運用水肥一體化*施肥技術、輕簡化高光效樹體管理技術、起壟覆蓋、生草等現代化土壤管理制度,采用設施避雨栽培和綠色安全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以科學化提升小棗品質,助力金絲小棗品牌建設。

  多元化發展從賣小棗到賣旅游

  還未到小棗成熟期,國家4A級景區——千年棗樹森林公園內就有游客前來賞棗,1600年的“棗王樹”、1300年的“母子樹”至今仍枝繁葉茂,讓人流連忘返。

  以前是賣小棗,現在是賣文化、賣旅游、賣品牌。據了解,樂陵市近年來大力度對小棗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讓金絲小棗產業從一產向二、三產價值鏈高端拓展,并提出了“全市就是一個大景區”的理念,變五指張開、參差不齊的“景點旅游”為握拳發力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

  樂陵市積極整合資源,大力開發與棗文化相關的旅游文化產業,圍繞旅游要素,在規劃和投入方面頻頻發力,依托30萬畝棗林做文章,確定了“中國北方知名的健康休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發展定位,同時確立了“一核兩帶五組團”(城市旅游綜合服務核,鄉村旅游經濟發展帶、歷史人文體驗帶,休閑度假組團、人文體驗組團、文化旅游組團、鄉村休閑組團、運動休閑組團)和“一帶兩翼”(馬頰河濱水生態休閑體驗帶,北部的美麗鄉村體驗區、南部的歷史人文體驗區)的旅游空間布局。建設提升了生態旅游片區、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棗鄉人家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及溫泉度假村等20多處特色景區,形成了以棗林游覽區為中心的生態游、以棗鄉紅韻主題公園為中心的紅色文化游、以泰山體育博物館為中心的工業游、以棗鄉人家為中心的民俗風情游、以玫瑰緣風景區為中心的水上運動休閑游、以龍悅生態觀光園為中心的鮮果采摘游、以梁錐希森新村為中心的新農村游7大旅游板塊。同時放大金絲小棗、調味品、棗木工藝品等樂陵特產的品牌優勢,加快旅游商品創新,研發特色鮮明、便于攜帶的旅游商品作為“樂陵記憶”,發掘、推出具有棗鄉特色的棗糠窩頭、棗年糕等特色小吃30多種,棗木系列工藝品60多個以及大量以棗樹為主題的書畫作品,讓旅游景區、旅游產品相融合,使“美景、美食、美物”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據該市旅游局負責人介紹,今年前8個月,樂陵各景區接待游客130萬人次,旅游收入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8%和12.5%。

  小棗加工業一直是樂陵市亮點產業之一,依托本地資源開發農副產品,受到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喜愛。該市目前擁有棗制品企業100多家。“我們采用臺灣酵素生產技術,以樂陵富硒金絲小棗和藥食同源食材科學配伍制成酵素產品,富含16種氨基酸及鈣、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2016年研發生產,投入市場以來得到消費者的青睞。”8月16日,山東酵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文博說,該公司是百棗綱目集團旗下子公司,定位高端產品研發,“酵億的建成是我們集團邁向高端、走向轉型之路的一個標志。”據張文博介紹,百棗綱目做棗加工產品起步較早,但近幾年由于人力成本增加和招工困難,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2015年,集團組織到江浙地區參觀學習先進企業經驗,得出結論:走低端產品路線沒有出路,必須面向高端產業,提升產品附加值,打造*品牌。同年,百棗綱目集團成立酵億,引進臺灣先進技術,2016年研發生產,2017年實現產值上千萬元。“目前,我們正在與福建、深圳等地區的企業合作,建立專業營銷團隊,并與山東農業大學、農科院達成合作,發揮平臺作用,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對于公司的未來,張文博信心滿滿。

  如今,小棗的市場競爭已不單是產品的競爭,更是品牌、文化的競爭。小棗產業的多元化發展,促進了一二三四產的全產業鏈條式聯動,實現多點開花,演繹著“金絲”變真金的傳奇。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