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下玉米棒子,曬干,細細研磨成面,再揉成面團,輕拍成餅,不需要任何的調味料,直接鋪到一個叫“鍋底”的鏊子上。玉米稈燒起的火苗竄動著,只要3分鐘,兩面微焦的玉米餅就熱氣騰騰地出鍋了。農家小院里,醇厚的玉米香,夾雜著一旁蒸鍋里紅棗的甜、紅薯的糯、花生的香,這是秋收時節裴李崗人*熟悉的豐收味道。
裴李崗,現在看來不過是河南鄭州市新鄭市西北部的一個普通村莊,全村只有1300多口人,但地下卻蘊藏著近萬年前中華民族農業文明的奧秘,輕而易舉地將我國的農業史提前至9000年前。正因其所具有的重大考古價值,裴李崗遺址不僅入選了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這一時期的新石器文明也被命名為“裴李崗文化”。
1977年,如今已經83歲的裴李崗村民李改明無意間發現的一具古老骸骨,掀開了裴李崗文化的一角。在隨后的考古發掘中,這里發現了大量的聚落遺址、農業生產工具、生活用具,還有糧食作物的遺存。
新鄭市博物館里,一件件裴李崗遺址出土的石斧、石鏟、石磨盤等農業生產工具保存完好,通體磨光、棱角分明,足以看出當年加工制作之精細。石磨盤是用一大塊砂巖琢磨加工而成,專家分析,磨盤盤底四條對稱的柱形短足,是在厚石板上細細琢磨出來的,加工難度極高,配合石磨棒使用,堪稱中國*早的“谷物脫殼機”。
“這些考古發現充分說明了,裴李崗文化遺址是典型的農業聚落遺址,當時的人們不僅從事農業生產,而且已過著穩定的定居生活。”新鄭市博物館館長杜平安說。
考古發掘證實,這些已知的中國*早的農民,在房子周圍挖了不少窖穴,里面貯藏著每年秋季收獲的農作物。看著這些形制規整、功能豐富完整的農業石器工具,一副熱鬧的農耕畫面躍然眼前:人們用石斧砍掉灌木,用石鏟、石鋤翻土松地、播種,豐收之時用刃部有鋸齒的石鐮收割,收獲的谷物用石磨盤、石磨棒分離穗粒,加工成糧食……
從石鏟到旋耕機,從石鐮到收割機,從吃粟米到吃精細糧,9000多年滄海桑田,裴李崗村的農業生產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裴李崗村黨支部書記王東偉說,這些年國家在農業上投入越來越大,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好,土地平了、地里有井了、田邊有路了,過去的崗坡地現在都成了高產田,村里還有兩個合作社,從種到收都是現代化農機“一條龍”,畝產輕輕松松上千斤。
環境在變、時代在變,農業生產生活方式也在改變,但裴李崗村,乃至中國的農民,對土地的感情、對農業的熱愛、對豐收的希冀從未改變。裴李崗村民王選閣老兩口種了9畝地。“過去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秋分左右又收秋糧、又種小麥是*苦的時候,碰到災年還收不了幾顆糧,可現在好了,糧食豐收不用愁,干啥農活都有機器,方便又省事。”看著地里隆隆作業的玉米收割機,王選閣輕松地說。
雖說農活越來越輕松,但王選閣和大部分村民一樣,每天還往地頭跑,就算白天在鎮里打工,下班了也要先去地里轉一圈再回家。“別管咋變,地是寶疙瘩,糧是命根子,*看不到心里都空蕩蕩,想得很。”王選閣說。
對土地的愛,對豐收的盼,絕不會隨著年齡和時間而消退。今年94歲的代格妞從11歲開始干農活直到現在,每年都自己種地、收糧。今年春天,孫子怕她太辛苦,把家里的4畝地都種上了果樹,可她硬是在果樹邊墾出半畝地種上了玉米。秋收時,她自己到地里掰下幾顆玉米,煮了嫩玉米,做了玉米粥。“以前只有豐收了才能喝碗玉米粥、吃個玉米饃。”代格妞說,“吃到這味,就知道今年豐收啦,心里也踏實了。”
代格妞道出了萬千農民的心里話。在近萬年延續下來的農耕文化中,耕種已不僅僅是生存之道,更寄托著樸素的農耕情感,不善言辭的農民們用各式各樣慶祝豐收的形式,表達對土地*深沉的愛。
作為中國原始農業的起源地之一,走在裴李崗村,隨便哪個村民都能跟你講幾句萬年前的裴李崗文化,聊聊新石器文明,這個距離河南省會鄭州市只有30公里的小村莊依然保留著對農業的執著和熱愛。
說起*中國農民豐收節,不少農民笑得更開心了。如今依然堅持種地的李改明說:“一萬年了,咱們農民也有了個自己的節日,豐收就是希望,莊稼有個好收成,日子就有好奔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