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比賽、趣味籃球、搓麥草、割稻子……近日,華夏河圖塞上禾樂村里飄蕩著歡快的音樂聲、吶喊聲和鑼鼓聲,“農民豐收運動會、農民豐收藝術節、豐收節趕市集、慶豐收曬記憶”等一系列農事活動在這里精彩上演,城市居民和鄉村群眾歡聚一堂,慶祝首屆寧夏銀川“中國農民豐收節”的開幕。
今年,農業農村部在各省(區)市選出102項活動,作為全國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銀川市的“第二屆銀川農業嘉年華暨首屆銀川‘中國農民豐收節’”入選其中。此次活動由銀川市人民政府主辦,市農牧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承辦,以“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為宗旨,在全市各地策劃開展一系列創意十足的趣味活動,旨在讓廣大農民、市民充分地參與進來,在農事體驗中共享豐收的喜悅。
“如今各項惠農政策,讓我們農民種地有了盼頭,舉行豐收節也激勵了我們用新思想、新技術來種地,建設更美的新農村。”王志國是銀川市2017年十佳農民的代表,在當天的開幕式,他作為全市*農民代表發言。據他介紹,今年他在靈武市郝家橋鎮種了460畝蘿卜,每畝產量預計達到5000公斤以上,獲得了大豐收。“銀川的農業一直都不錯,這幾年休閑農業發展比較快,我們周末也多了一些采摘娛樂的地方。”市民楊芳和女兒不僅在禾樂村吃了農家美食,還逛了逛趣味多多的農貿集市。
除23日上午的開幕式外,在9月23日至10月15日期間,銀川市圍繞“百萬農民慶豐收,成果展示曬豐收,社會各界話豐收,全民參與享豐收”等主題,分別策劃了秋收運動會及農業“行家里手”評選表彰活動、“農夫集市”特色農產品展銷、首屆銀川“中國農民豐收節”主題攝影、征文比賽、“豐收采摘季”等系列活動。
同時各縣(市)區也設立了分會場,如西夏區源石酒莊的“歌聲飄過60年·豐碩五粟西夏川”系列活動、賀蘭縣常信鄉稻漁空間的自治區首屆銀川“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系列活動、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的紅樹莓扶貧生態產業園的“采樹莓、品秋味、慶豐收”系列活動、靈武市的“天上王母蟠桃、地下靈武長棗”賽果節等。該系列活動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為廣大市民提供了集科普教育、民俗體驗、采摘品嘗、娛樂休閑、特色農產品展銷等多項休閑體驗內容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盛宴。
“為了打通城鄉,資源共享,雙贏共榮,滿足廣大市民回歸鄉村,參與農事體驗、品味農村情調的需求和田園夢想,銀川市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讓‘園區變景區、產品變禮品、農房變客房’。”銀川市農牧局局長黃振亞介紹,近年來在市場拉動、政策推動、創新驅動、政府帶動下,全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一批園林生態型、垂釣休閑型、鄉村風情體驗型、特色餐飲美食型、科技園區觀光型休閑農業產業群正在形成,初步實現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民俗文化與現代農業的和諧統一,休閑農業成為了銀川市現代農業新引擎。數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全市休閑農業經營點達到221家,共接待游客284.3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4.1億元,已接近2017年全年水平。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