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鄉村全面振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
今年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中央財政加大對三農投入,各地也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不少農民都感受到了家門口的變化。
村容村貌提升了。
垃圾污水治理了。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圍繞著農民*關心的垃圾、廁所、污水等方面治理問題,今年以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穩步推進,就在前不久,農業農村部等13個部委組成的督導組,完成了全國性督導調研。從今年起,對宜居宜業美麗鄉村進行考核獎勵,三年對1000個村中央財政獎補20億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的同時,農田水利等生產條件也正改善。上半年,中央財政農林水支出達8355億元,同比增長3.7%。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各地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這吸引更多民間資本也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在安徽官亭鎮,當地創新機制,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撬動近10億社會資本,打造國家生態公園,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入融合,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在鄉村振興戰略帶動下,今年以來*產業投資始終保持較快增長,1到8月,達到14505億元,同比增長14.2%,增速高于全部投資8.9個百分點。
農業農村部統計顯示,新產業新業態已經成為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農戶生產經營不斷向加工流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等二三產業拓展,上半年,經營性收入中來自二三產業的收入占比達到49.8%,增速達到10%。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