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業是中國傳統的優勢產業,也是綠色產業和富民產業。農業農村部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茶園面積占世界的60%,產量占世界的40%以上;山區傳統茶園遍布全國20個省份、900多個縣。如何充分發揮山區優勢,推動茶業綠色發展,無疑是當前賦予山區特色茶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課題,對推動鄉村振興也具有積極意義。
我們在對山區傳統茶園的調研中發現,因地制宜推動山區“三生”(生產、生態、生活統籌)耦合茶園的體系建設,是改造山區傳統茶園、實現多功能綠色開發的重要途徑之一。山區“三生”耦合的新型茶園建設,主要是按照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的原則,因地制宜地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系統工程方法,建立能夠維持山區茶園生態平衡,促進山地茶園物質和能量良性循環,以實現茶葉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生態的生產經營目標。
構建山區“三生”優化耦合茶園新體系,首先能夠建立起綠色茶葉生產的重要載體和經營平臺,這是優質茶葉栽培與茶園優化建設的方向,也有利于茶業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茶業綠色發展的支持力度,中央財政連續幾年安排專項資金投資重點產茶縣,大力支持并實施以生態茶園的標準化建設、茶葉加工企業轉型升級、先進技術裝備設施引進等為主要內容的現代茶葉綠色發展項目。
構建山區“三生”優化耦合茶園新體系,建立起集生產、生態、生活為一體的山區生態觀光茶園,將優質綠色茶葉生產與茶旅文化體驗結合,實現*、二、三產業的對接互補,既可帶動山區茶產業的綠色振興,也有利于鄉村旅游業的發展。近年來的實踐表明,集茶園休閑觀光、茶葉自采和自制、餐飲購物、茶藝表演、茶文化參觀等于一體的生態觀光茶園已經成為生態觀光農業的一個新亮點。
構建山區“三生”優化耦合茶園新體系,也為創立富有茶旅文化特色的康養生活新模式提供了基礎。我們建議,交通便捷且生活條件尚好的山區傳統茶園可開發健身與康養生活項目,讓城鄉旅游者留宿園中并參與適度勞作,并在茶園中劃定消費者認養區,實施掛牌標識。特別是在面積廣闊、生態優美的連片山區茶園,可科學規劃健康養生慢道,配套娛樂場地與醫護人員,開展季節性的健康養生活動,以此將山區茶園的潛在功能充分發揮。
總之,尊重自然規律,科學合理利用資源進行多功能綠色開發,既能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綠色茶產品和服務,也能促進山區茶業的三產融合,并以此實現茶業綠色振興、生態環境保護、融入美好生活的“三贏”目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