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西百色市右江區決定在龍景街道福祿村、汪甸瑤族鄉塘興村、大楞鄉羅甫村、四塘鎮魯平村、永樂鎮百色華潤希望小鎮和陽圩鎮平圩村等6個村(社區)啟動電商扶貧試點工作,通過電子商務銷售農產品、購買生產生活資料的“三有一能”目標,使之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扶貧的一條重要途徑。
據悉,該區將建立一個集產品供應、質量檢測、貨物倉儲、物流配送、產品展示、電商培訓等為一體的區級電商扶貧服務中心,發揮綜合平臺和創業孵化作用。加大扶持右江區宏合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電子商務企業,為貧困村網店或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網店或網站提供培訓、開設、運營策劃、美工、客服、代運營或IT外包服務,健全上下游服務鏈,推動貧困村電子商務發展。
建立鄉級電商扶貧服務站,做到定場所、定人員、定辦公設備,做好電商扶貧服務工作;推動“村社共建”模式,整合農業、供銷、郵政等部門或企業為農服務資源,打造“一站式”信息平臺和硬件設施。依托廣西信息工程進村入戶“益農信息社”、網店、“供銷e家”、村郵樂購農家店等資源建立村級電商扶貧服務點,負責村級電商扶貧服務點的管理和服務工作。
鼓勵扶持貧困群眾自主創業創辦網店,銷售該村的農特產品。各試點村突出*原生態和綠色環保特色,發展周期短、見效快的適宜網上銷售的致富產業,形成1——3個特色產品,使每個村級網店形成自己的特色優勢和主打品牌。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則,大力培育特色品牌,支持農產品“地標保護”“綠色”“有機”“無公害”等資質的申報認證,加強特色產品品牌化建設,提升產品品質、價值和知名度。
建立電商扶貧農特產品目錄庫,確定主導品牌,引導支持每個鄉鎮至少培育一個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銷售的龍頭企業,進行認證掛牌管理和扶持。扶持指導農產品企業、合作社和農戶按標準種植、生產、管理、加工、包裝農產品,從源頭上保證網貨產品的質量;通過產業化經營,帶動貧困戶從事網貨生產加工,為網店提供充足豐富的貨源;抓好流通環節的質量監管,建立網貨產品質量追朔體系和產品注冊認證等相關服務工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