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南省海口市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生態是立市之本,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通過實施一攬子濕地保護工作,海口不僅實現了濕地入城,還做到了濕地富農,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
海口擁有濕地面積近3萬公頃,有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人工濕地等4個濕地類及11個濕地型,濕地率達12.7%。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海口的城市面貌發生了巨變,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不僅城區的內河濕地系統遭到污染,不少城郊農村的濕地也遭到破壞。然而,在2016年之前,其獨特的濕地資源多年來鮮有人提及,海口市區甚至沒有一個像樣子的濕地公園,濕地保護迫在眉睫。
制度先行,高位推進濕地保護
為加快推進濕地保護工作,2016年底,海口市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的“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工作領導小組”,指定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作為全市濕地保護修復的總協調,明確了每個濕地保護修復項目由一名市領導牽頭,按照既定的時間節點推動工作;成立了“海口市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作技術支撐,建立了以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局、海南東寨港*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4個區級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為基本構成的濕地保護管理體系,并配備了濕地保護專職人員。
此外,海口市還專門編制了《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2017-2025年)》,制定并實施了《海口市人民政府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工作實施方案》《海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成立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3個文件。
2018年8月,海口市通過《濕地保護若干規定》,將濕地保護成效指標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體系,將濕地保護和管理情況納入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范疇。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陳松稱,“濕地保護工作的有力推進,離不開堅實的制度保障。海口通過不斷建立健全濕地保護長效機制,高位推進濕地保護工作,保綠水青山更長遠。”
通過制度創新,海口率先將“河長制”與“灣長制”結合,“河灣同治”;成立海南*濕地保護協會,共建共享,動員社會力量參加濕地保護志愿行動……海口的濕地保護加快形成了一張嚴密的保護網。
全員上陣,民眾共享保護紅利
2018年3月24日,海口市民周宗貴成為三角池東西湖生態修復之后的首批“百姓河長”。周宗貴笑著說:“別看是百姓河長,干的事情一點兒都不少。我們要河湖巡查,上報發現的各類污染源,收集河湖信息,收集和反映市民意見,帶動居民愛河愛水。”
“海口的濕地保護的成功在于凝聚各方合力,全員上陣,除了黨委政府高位推進外,更重要的是社會各界積極響應。”陳松舉例說道,2017年以前,海口濕地保護志愿者主要集中在東寨港片區,不到1000人,而目前已有9000多人。
專門辭職從事濕地保護修復工作的周緣告訴記者,海口濕地保護志愿服務起步晚,2014年剛開始時,因為缺乏相關專業知識和經驗,活動僅局限于到濕地周邊撿垃圾、做些科普宣傳等,規模較小、缺乏統籌、比較零散,效果不明顯。
直到2017年,《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等文件出臺,對濕地保護志愿服務活動提出明確要求,并在市級層面制定了濕地保護志愿者制度。今年又專門成立海口濕地保護協會,統籌管理50多家公益組織開展濕地巡護、生態調查研究、環保宣傳、志愿培訓等工作。
“濕地要美麗,村民也要更富裕。只有共建共享,才能走得長遠。”從民企來到濕地協會工作后,周緣這兩年幾乎跑遍了海口所有濕地,越來越多生態保護與產業開發有機結合的成功實踐,讓他更加堅定了濕地保護與修復的信心。
海口市龍華區龍泉鎮涵泳村的千畝荷塘,每逢五六月份荷花盛開的季節,都會吸引許多市民和游客前去觀賞,當地村民依靠荷塘增加收入超過1500萬元;瓊山區鳳翔街道辦的新潭村,因村前千畝大潭“謝潭”而得名,潭中種有蓮藕,每年夏季,荷花盛開,都會吸引約2萬-3萬名游客前來;秀英區永興鎮的“馮塘綠園”,是一個集羊山濕地、生態農業、民俗文化、創意產業等多元素融合的鄉村生態旅游區,每年可給每戶村民帶來兩萬多元收入……
2015年,海南省啟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一張藍圖”劃定生態紅線,梳理生態、生產、生活空間規劃,消除重疊版塊。明確了可開發區域,利用效率穩步提升。海口潭豐洋萬畝濕地,就是對已有空間規劃進行梳理,將原先的土地整治與濕地保護有機結合后保留提升的濕地公園。
目前,海口正在積極創建國際濕地城市。海口市已將2.9萬公頃濕地納入保護范圍,兩個*濕地公園、5個省級濕地公園、45個濕地保護小區和羊山濕地多用途管理區正加快規劃建設。接下來,海口將繼續做好潭豐洋、響水河、三十六曲溪、鐵爐溪、三江紅樹林5個省級濕地公園的建設工作,將使保護面積達6369公頃,占陸域濕地面積的64.38%。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