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味沒有了,垃圾清了,蠅蟲亂飛的現象也得到了徹底治理。”河北樂亭縣蔡各莊村黨支部書記賈建民看著村莊環境*天變好感到了由衷的欣慰。以前,村里的畜禽養殖戶較多,讓村民苦不堪言,尤其是到夏天,惡臭陣陣、蒼蠅撲面。蔡各莊村的變化,只是樂亭縣清理整治畜禽養殖場,改善生態環境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樂亭縣畜禽養殖業發展迅猛,但由此造成的生態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凸顯。為從源頭上解決畜禽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樂亭開展了畜禽養殖場及養殖污染整治工作,對城區和農村地區的畜禽養殖場進行分類管理,積極促進畜禽養殖業綠色轉型升級。
由于城區人口密集,公共設施較多,不適宜發展畜禽養殖業。于是,樂亭科學規劃了縣城核心禁養區域范圍,通過全面詳查縣城畜禽養殖狀況,對核心禁養區域內的26戶養殖戶進行登記造冊。按照禁養區要求,組織實施了禁養區規模養殖場關停搬遷,拆除了生產設施,清理養殖廢棄物,加快禁養區養殖場治理進度,杜絕禁養區“復養”現象。同時,對于地勢較為開闊的農村地區,積極推動畜禽養殖業“提檔升級”,實現綠色轉變,在實現污染物減少的同時,提高畜禽養殖產業發展水平,提高產業效益。
樂亭縣七里莊村的楊超江是“老牌”養殖戶,在當地小有名氣。在他的養殖場內,一個占地3余畝的超大“熱水袋”引人矚目。“這是沼氣池,是養殖場實現綠色發展的核心。”楊超江說,這座5000立方米的沼氣池能夠“吞噬”畜禽糞便、生產生活廢水等污染物,產出綠色能源——沼氣,用于養殖場用電、取暖等用途。發酵產生的沼液更是為周邊的村民提供了“綠色肥料”。
據統計,目前全縣20%的養殖場建設了沼氣池,30%的養殖場建設了化糞池,50%的養殖場實現了糞便干濕分離。
在畜禽養殖場內,建設沼氣池是樂亭解決根治污染問題的“殺手锏”。“既解決了養殖污染問題,又發展了生態農業,兩全其美。”縣農牧局副局長宋愛兵介紹,“通過農牧結合的循環農業模式,實現多樣化經營,是畜牧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路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