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江蘇南京六合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獲悉,該區今年試點種植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將于本周末收割,預計畝產達1600斤。該品種雜交稻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團隊選育,曾創下世界水稻單產*紀錄。
眼下已進入中晚稻收割期,在六合區馬鞍街道泥橋社區,110畝“湘兩優900”雜交稻長勢茂盛,顆粒飽滿。種植大戶殷宏寶介紹,“湘兩優900”雜交稻屬于秈稻品種,過去,六合種植的其他秈稻品種平均畝產1100斤左右,而這個品種的“超級稻”畝產能提高500斤,帶動種植戶大幅增收。“種植該品種效益比其他品種好很多,今年我們試種了110畝,明年準備擴大到1500畝。”殷宏寶說。
在南京六合區,除了馬鞍街道之外,還有竹鎮與橫梁兩處試種“湘兩優900”雜交稻,三處共計230畝。六合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何玉奎表示,六合是我市秈稻主產區,而其他區基本上以種植粳稻為主,因此袁隆平“超級稻”的試種會放在六合。
記者了解到,去年6月,“湘兩優900”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在云南、河北等地進行示范試驗,創下畝產突破2200斤的世界紀錄。
一般來說,稻米的口感和產量成反比,產量高的稻米,通常口感都不會太好。“不過該品種屬于高產優質的品種,不僅產量高,而且口感也不錯,達到國家二級米標準,因此各地紛紛引進試種。”何玉奎說。
今年5月,六合區三處試種基地開始播種,種植戶們一直都精心管理,不過由于各地土壤、氣溫、水質條件不同,袁隆平“超級稻”的表現卻有一定的差別。何玉奎表示:“蘇北也有地區引進這個品種試種,個別試驗點畝產突破2000斤,而對于六合來說,畝產1600斤其實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明年我們準備再試驗一年,表現穩定后將大面積推廣種植。”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