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入股果蔬專業合作社,除分紅外來務工還有勞動報酬……華州區杏林鎮李莊社區種植的櫻桃蘿卜、紫色白菜等新品種蔬菜將陸續上市,90戶加入合作社的貧困戶有望再次分紅。
9月28日上午,在李莊社區的一片農田里,10畝櫻桃蘿卜即將成熟,紅色的蘿卜努力地擠出土壤,與翠綠的葉子交相輝映,十分喜人。不遠處,紫色白菜和韓國娃娃菜也正在生長。
“再過10來天,這些櫻桃蘿卜就能上市了,隨后紫色白菜和娃娃菜也將陸續成熟。”杏林鎮產業辦主任張新利高興地說,而這三種新品種蔬菜,之前已經聯系好買家,一旦成熟就能銷售。他介紹,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為了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早日脫貧,該鎮的李莊社區成立了果蔬專業合作社,并發動90戶貧困戶入股,流轉了80畝土地用于蔬菜種植。
土地有了,種地的人也不愁,但種什么很關鍵。張新利說,傳統的蔬菜種植面積大、產量高,但價格很不穩定,收益也難以保障。經過考察,扶貧干部和合作社協商后決定,引進七彩馬鈴薯、櫻桃蘿卜、紫色白菜和韓國娃娃菜這4個新品種蔬菜進行種植。
今年6月22日,李莊社區舉辦了分紅大會,90戶貧困戶分別分得了500元分紅。張新利說,*早成熟的七彩馬鈴薯也是在嘗試,雖然有些收益,但比預想還有很大差距,主要在于沒有得到市場認可,消費者不買賬。
“干啥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他說,七彩馬鈴薯的嘗試也讓扶貧干部意識到,搞種植不能只顧埋頭苦干,還要打開銷路,這也為后來種植的另外3種新品種蔬菜積累了經驗。
在櫻桃蘿卜等3種蔬菜種植前,張新利和合作社負責人多次溝通并考察,*終決定先小面積種植,并提前聯系好銷路。
種植期間,還有34戶貧困戶到合作社務工,每人每天可獲得80元勞動報酬,既解決了有勞動能力貧困戶的就業問題,同時也使貧困戶增加了可觀的收入。
宋女士丈夫去世后,她既要照顧臥病的雙親、還要供兩個孩子上學,家庭經濟壓力很大,后被識別為貧困戶。她說,以前靠種地維持生計,辛苦一年的收入僅4000多元。今年年初,她在包聯領導和村干部的鼓勵下,把自家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她也加入到合作社務工。
“現在不但有土地流轉費,務工三四個月也獲得了七八千元的報酬。”她高興地說,這也讓自己和家人增強脫貧信心。
目前,櫻桃蘿卜已經成熟,紫色白菜和韓國娃娃菜也將陸續上市。按往年情況預計,價格會比普通蔬菜價格高。等這些蔬菜賣完后,除了預留出下一步發展生產的資金外,其余的都將作為分紅發放給入股的貧困戶。
張新利說:“我們還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教授聯系,下一步會繼續種植產量高、受市場認可的蔬菜,爭取讓更多的貧困戶早日脫掉貧困的帽子,走上致富的道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