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在做好環衛常規工作基礎上,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回河街道在桑皮趙、小馮、后封、舉人王等4個村進行試點,實行“134”的垃圾分類處理模式(“ 1”是指試點區建立一個小型垃圾處理分撿點,“3”是給每戶發放三個小的鐵皮垃圾桶,分裝餐廚垃圾、煤灰、其他垃圾,“4”是每輛收集車上有四個垃圾桶),以點帶面,適時全面鋪開。自工作開展以來,效果良好,垃圾分類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有效減少垃圾數量200余噸,直接惠及4村2000余名群眾。
強化宣傳 營造輿論氛圍
通過發放明白紙、垃圾分類致群眾一封信、小冊子、進村入戶宣傳、微信群、制作垃圾分類廣告牌等方式,提高群眾知曉率,營造良好氛圍;結合出彩人家創建,好媳婦、好婆婆等評比活動,提高村民文明程度,養成行為自覺。
加大投入 高標準建設
去年以來,累計投資50余萬元,購置1800個垃圾分類收集小桶,150個垃圾分類收集大桶,6輛垃圾收集電動車;修建1處垃圾收集點和1處堆肥陽光房;試點村配備垃圾分類收集員和普通保潔員各2名。
定時收集 按月獎勵
每天收集員利用上午、下午兩個時間段,根據實際情況走街串巷逐戶收集群眾分類好的垃圾,根據計分標準經群眾認可后做好積分記錄,每月底匯總排名。群眾根據積分情況可自行兌換獎勵品(100積分兌換一小袋洗衣粉,200積分兌換一大袋洗衣粉;發酵后的有機肥,群眾按積分排名以1分1斤標準順次取用。同時積分可累計)。
*分類 科學處理
收集的餐廚垃圾運到陽光房進行發酵,轉化為有機肥供群眾使用,目前已發酵餐廚垃圾10余方;可回收垃圾收集相對較少,群眾大部分進行了自行處理;收集的建筑垃圾、煤灰直接用于生產路鋪墊、廢棄坑洼地填平;有害垃圾,區環衛管護中心統一收集運到濟南處理。在10月11日,全市組織的生活垃圾分類調研及現場觀摩會上,與會領導對該街道的垃圾分類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