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2018年小麥旺季收購工作結束。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對收購特點及后期供求形勢進行了分析。
小麥購銷市場較為平穩市場化收購占主導。
主產區小麥旺季收購已經順利結束。總體看,今年收購呈現“減”“活”“穩”三個特點。
數量減。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主產區累計收購小麥5015萬噸,同比減少2000余萬噸。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隨著糧食收儲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農民售糧更趨均衡,收購期拉長。二是前幾年政策性收購主導市場,目前收儲逐漸向市場化收購轉變,購銷渠道出現了新的變化,流通環節還有部分糧源。三是前期國家統計局公布小麥產量為12835萬噸,減幅2.4%。湖北、安徽、河南等地小麥質量不如常年,有農戶直接將小麥用于自家或周邊家庭養殖,這部分小麥沒有進入市場流通。
購銷活。各地積極落實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各項措施,鼓勵和引導多元主體開展市場化購銷,協調落實解決收購資金,搭建農企對接平臺,進一步強化產銷合作,推動由政策性收儲為主向政府引導下市場化收購為主轉變,取得了積極效果。今年小麥*收購價執行預案啟動的范圍縮小,收購呈現市場化為主、托市收購為輔的局面。據了解,市場化收購比重超過九成,比上年提高了30多個百分點。
價格穩。從整個旺季收購期看,小麥收購價格比較平穩,沒有出現大幅波動。同時,不同品質的小麥形成了合理的品質價差,優質小麥銷路很好,價格也比普通小麥高出10%以上,有的品種價格甚至超過1.35元/斤,優質優價得到較好體現。
我國小麥產消平衡有余,進口主要用于品種調劑。
過去10多年,我國小麥生產連續獲得豐收,產量穩定在1.3億噸以上。作為主要的口糧品種,小麥的消費彈性很小,消費量增幅不大,目前我國小麥產消是有結余的。每年也會從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進口一些小麥,主要是優質品種用于搭配使用,以滿足國內需求,但這部分量很小。像2017年我國總共進口小麥才440多萬噸,與產量相比,比重僅3%。今年前8個月,進口小麥223萬噸,同比還減少了近100萬噸。
當前小麥庫存充裕供應充足,預計后期市場總體平穩。
雖然今年湖北、安徽等地受災,小麥產量和質量有所下降,但減產對市場總體供應影響十分有限。為滿足市場需求,9月下旬起,國家已經恢復了常態化的政策性小麥公開競價銷售。據了解,國家小麥庫存非常充裕,調控糧源充足,可以根據市場需要隨時投放市場,因此預計后期小麥市場將保持平穩,不會出現大幅上漲。
今年部分主產區小麥受災,產量和質量有所下降,開秤價格普遍低于上年同期,為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引導面粉加工企業、貿易企業多采購新產小麥,促進市場價格合理回升,有關部門自6月18日起暫停了*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在新糧集中上市期間暫停銷售,把更多的空間留給市場,有利于促進市場化流通。
小麥旺季收購一般在9月底結束,這時農民手中余糧已不多,重啟競價銷售不會對農民售糧產生影響,還可以保障市場供應,防止價格過度上漲。
下一步在小麥庫存消化方面有什么安排?
一方面,繼續做好競價銷售工作,每周安排200萬噸左右*收購價小麥投放市場,同時為滿足市場新陳搭配需要,從本月17日開始,每周安排2017年產小麥20萬噸投放市場。另一方面,密切跟蹤市場形勢,根據市場需要,特別是在元旦、春節等旺季消費期,將適時調整投放節奏和力度,保障市場供應。
近些年,我國糧食價格總體是平穩的。小麥是主要的口糧品種之一,連續多年獲得豐收,自給率很高。加上國家掌控的庫存很充裕,可隨時投放市場,未來較長一段時間供應都是有保障的。從目前交易情況看,每周投放200萬噸小麥,但企業參與競拍的積極性并不高,成交量只有10多萬噸,成交率還不足10%,成交均價每噸2400元左右,與市場價格基本持平。因此,預計后期小麥市場還會保持穩定,也希望企業按需理性參與競拍。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