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農業農村部委托,由浙江嵊泗洋山滾塑游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牽頭制定的《聚乙烯滾塑漁船技術要求》標準近日通過全國漁業船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的專家評審。
該項技術標準是在嵊泗滾塑船生產企業標準的基礎上制定和完善的,通過專家評審后有望在近期頒布實施。
以塑代木、以塑代鋼是游艇科技發展的趨勢,也是世界材料領域的大變革。我國早在1989年時就有相關部門開始投資全塑船舶的研制生產,但未獲得成功。上世紀90年代,廣州佛山、江蘇無錫等地的部分造船廠也先后試水,但因沒有自主的核心技術,加上國外同行的技術壁壘,生產出來的船只質量合格率較低,*終也未發展起來。
困難和挑戰的背后往往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機遇,嵊泗洋山滾塑游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健華告訴筆者,2007年,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和精力研制生產全塑船舶。第二年生產出*艘滾塑漁船,船長4.65米。2009年初,又研發出了6.5米長和7.5米長的全塑燈圍探魚小艇。
歷經10年的潛心研究,洋山滾塑游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不僅形成了自己的材料改性獨特工藝,而且成功自主研發出關鍵性生產設備QY1300,在此基礎上又研發了升級版生產設備QY1500。
據了解,洋山滾塑游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目前能夠生產13米長的聚乙烯滾塑船舶,而國外僅能生產10米以下的滾塑船舶,這意味著洋山公司已經擁有了領先世界同行的“中國芯”。
盡管市場需求旺盛,企業生產也前景看好,但聚乙烯滾塑船在國內尤其是在漁船應用尚屬*,因此國內也無這一類型船舶的檢測標準,船檢部門沒法檢測。沒有船舶檢測合格證,船只就像汽車一樣沒有辦法上牌照。
2009年,洋山滾塑游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開始著手滾塑船舶的企業標準制定工作,2012年3月,新企標“Q/SYBZ001-2011《小型滾塑聚乙烯船舶》”通過專家鑒定并在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局備案。同年7月,中國漁業船舶檢驗局下發了同意在嵊泗縣開展聚乙烯漁船檢驗發證試點的批復。
2013年7月,浙江海洋大學受省漁業船舶檢驗局委托編寫的《浙江省聚乙烯滾塑漁船檢驗規則》通過專家評審,參照的就是“洋山滾塑游艇”的企業標準。
2017年1月,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與“洋山滾塑游艇”簽訂協議,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指定該公司主持制定國家*部《聚乙烯滾塑漁船技術要求》標準。
“國標項目”負責人、洋山滾塑游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健華告訴筆者,此次主要參照的仍然是“洋山滾塑游艇”的企業標準。
“洋山滾塑游艇”主要以聚乙烯樹脂為原材料,采用滾塑加工成型技術制造。陳健華告訴記筆者,這是船舶新材料、新工藝的革命。
全塑船舶*的優勢是安全,由于聚乙烯的比重低于水,全塑船舶即使傾覆了也不會沉沒,落水船員可以攀附或者爬到上面等待救援。
其次,全塑船舶抗腐蝕力強,非常環保,船體可以全部回收,通過再生利用,又變成一艘新船,不會像傳統木質或玻璃鋼船舶沉沒或廢棄后造成海域污染。
再次,塑料船的保養費用很低。木質漁船一般使用兩年需要大保養,鋼質漁船3年就要大面積保養,保養費用較大。而滾塑船只不存在保養方面的問題,也不存在鐵銹、油漆剝落的污染,且船體牢固,新船打造時間短。比如,一艘10米長的滾塑船只,打造船殼僅需半天,即使將船體內部構建全部安裝好交付使用,3天也可完成。
陳健華說,滾塑船的市場潛力巨大,不管是內水流域還是近海沿岸地區都有可觀的市場需求。洋山公司不久前剛接受了杭州地區的一批訂單,建造250艘漁用捕撈船投放到錢塘江中下游流域,目前該企業正在加班加點趕制。
據測算,新型滾塑游艇技術形成規?;a后,預計洋山公司年生產能力可達2000艘,產值達數億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