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農委、市社會組織管理局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衡陽市新型職業農民協會今天正式成立。我有幸當選協會首屆會長。在深感榮幸的同時,更覺得責任重大。協會今后將做好新農人的娘家人,加強聯絡溝通,架起會員與政府聯系的橋梁;堅持服務為本,努力為會員排憂解難;抓好自身建設,增強協會的凝聚力和號召力。”10月11日,在衡陽市新型職業農民協會暨*屆*次會員大會上,新當選的會長傅朝平說。當天,湖南省*地市新型農民協會在衡陽誕生。
新型職業農民是指具有科學文化素質、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能、具備一定經營管理能力,以農業生產、經營或服務作為主要職業,以農業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居住在農村或集鎮的農業從業人員。
衡陽市農委科教科科長李湘林介紹,經過幾年的培育和認定,衡陽市已建立了一支由4700余人組成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并逐漸成為衡陽市現代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生力軍,一大批返鄉青年、大學生、農民工等有知識、有理想的青年正逐步轉型成為“新農人”。
2012年起,中央一號文件連續七年強調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從而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的難題。如何發展壯大新型職業農民隊伍,迫切需要一個自律性社會組織來進行管理和服務,發揮聯系政府相關部門、促進相互間交流與合作的橋梁、紐帶作用。
今年4月25日,由衡陽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青年農場主培訓班的傅朝平、朱小保、羅艷云、符鵬、梁光寰、袁慧卿等6名學員發起成立衡陽市新型職業農民協會,這在湖南省尚屬首創。經市農委審查同意、市社會組織管理局批準,6月6日開展籌備工作,到10月11日協會正式成立,首批吸納了142名從事農業種養、農產品加工及流通、農資農機經營與農技等職業農民和19名專家入會。
湖南省農委有關負責人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人才是關鍵,新型職業農民是一支重要力量。衡陽市新型職業農民協會能搭建起新型職業農民溝通交流、合作發展、示范帶動的平臺,并且輻射帶動一大批農民朋友發展。”
李湘林介紹,在湖南省成立*地市新型職業農民協會,旨在團結衡陽市廣大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和服務的“新農人”,響應黨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讓更多“新農人”投身到扶貧攻堅和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實踐中去。同時,通過協會平臺,為衡陽市農業提供技術咨詢、培訓、新技術、新標準及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等方面的服務;收集和整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中的相關情況與信息,為市委、市政府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制定發展現代農業的方針政策和發展規劃提供意見與建議,為推進衡陽市農業產業化、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實現農業轉型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積極貢獻。
協會成立后,現場不少新型職業農民聚在一起,探討生產經營中的用工、用地、銷售等問題并期待協會能為大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傅朝平說:“新型職業農民相較于傳統意義上的農民朋友,面臨諸多的機遇和挑戰,更需要以協會的形式將大家聯合起來,實現抱團發展、合作共贏。”
“期待協會幫助大家更加透徹地領會國家的惠農政策,讓大家獲得更多的專家技術指導,解決以往產銷兩張皮的尷尬。”副會長羅雨秋說。
副會長陳修武說:“眾人拾柴火焰高。衡陽市新型職業農民協會吸引了衡陽市一批*的新農人,可謂是強強聯合,協會要為大家解疑釋惑,同時可相互借鑒學習在用工、融資等方面的好經驗,真正為衡陽市農業發展保駕護航。”
“有了協會這個娘家,期待娘家今后在農業風險避險、信息對接、政策導向等方面為大家提供更多幫助。”副會長曾愛國說。
副會長廖洲洋說:“折斷一雙筷子容易,但折斷一把筷子很難。大家因為志同道合促成了協會誕生,建議協會多為大家消除農業生產中的誤區,避免更多的人走彎路。”
“任何一家成功的農業企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方面,期待協會能夠讓大家清醒認識農業既有機遇也有挑戰;另一方面,期待協會正確引導更多的青年人發展現代農業。”副會長袁慧卿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