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玉米期貨偏強震蕩,截至收盤,主力1901合約報收1868元/噸,日內上漲0.7%;淀粉期貨主力合約收報2378元/噸,日內上漲0.25%。玉米及淀粉期貨為昨日商品期貨市場為數不多的收漲品種。
外盤玉米仍有上行動能
外盤市場上,美玉米期貨主力9月20日以來不斷上漲,累計漲幅約8.5%。全球供應來看,2018/2019種植季全球玉米產量預測小幅下調69萬噸至10.68億噸,三個月來*下調,全球消費量預測上調105萬噸至11.07億噸,期末庫存預測上調232萬噸至1.59億噸,連續第三個月上調,庫消比預計為14.39%。
中信證券農林牧漁行業研究認為,產量預測上調主要因為美國天氣不利于玉米收獲,俄羅斯產量預測也略有下調,消費量預測上調105萬噸,而期末庫存預測上調主要受期初庫存大幅上調影響。
不過,該機構分析,本種植季雖產量回升,但消費增長更快,預計產需缺口將繼續擴大至3900萬噸,庫存消費比降至14.39%,連續第三年下降,已經降至近20年*水平。“后期,玉米產需缺口料將繼續拉大,庫存繼續下降,價格將繼續上行。外部因素來看,油價繼續上漲處于高位,對玉米價格形成支撐。若油價繼續上行,將拉動玉米能源消費,進而推動玉米價格上行。”國際玉米價格2017年觸底后反彈,截至目前價格反彈已經超過10%。
內盤玉米下行空間有限
國內來看,現貨市場上,近日國內玉米現貨價格穩中上漲。華北玉米價格漲勢較為明顯。“東北地區新玉米上市疊加臨儲玉米拍賣造成玉米市場供應充足,導致東北地區玉米價格難漲。華北地區天氣良好,新糧糧質較佳,優質糧食價格較為堅挺。并且中儲糧于華北、華中地區開展收糧,提振玉米價格。”方正中期期貨玉米分析師王亮亮表示。
從后市國內需求來看,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深加工企業玉米庫存仍處于安全水平,企業補庫多為隨買隨用。“中長期玉米趨勢看漲情緒較為濃厚,農戶和貿易商短期內賤賣手中糧食的情緒不大,但在季節性供給充足的情況下,玉米價格一旦出現明顯上漲,農戶和貿易商則會出售糧食,將使得玉米供給將大幅增加,這也造成了玉米價格處于一個動態平衡的情況。”王亮亮分析。他表示,中長期來看,玉米產不足需的情況已持續三年,明年下半年預計會出現供需缺口,投資者可以考慮布局遠期多單。
淀粉方面,近期淀粉期現貨價格整體走勢偏強。業內人士認為,除了華北玉米價格成本支撐因素之外,今年年中之后淀粉庫存下降但下游需求未減少,也支撐淀粉市場多頭情緒。不過,隨著消費淡季來臨,原料供應充足、行業開工率偏高背景下,淀粉反彈空間受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