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月,天山南北棉花采收進入*忙碌的時期。10月15日,記者從新疆自治區農業廳了解到,今年,全區棉花生產的主旋律依然是提質、增效、節約成本,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日益深入,不斷向高質量方向發展。 自治區農業廳數據顯示,今年新疆地方棉花總播種面積2671.5萬畝,較上年增加19.5萬畝,預計產量314.7萬噸,較上年增加6.7萬噸。自治區農業廳種植業和農藥管理處副處長湯義武說,2017年,新疆棉花目標價格由一年一定改為三年一定后,棉農預期收益穩定,加之棉花價格逐漸回升,提升了棉農種棉積極性。另外,據自治區農業部門預測,全區皮棉單產達117.8公斤/畝,較去年略有增加。 今年,自治區在推進南北疆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點工作中,更加突出因地制宜。湯義武說:“去年,我們在南北疆試點地區都注重全產業鏈推進,今年,針對南北疆棉花產業的發展實際,我們在南疆重點推進機采棉推廣,而在機采率較高的北疆地區,則主攻降低機采棉成本。”
新疆利華棉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華棉業)副總經理劉紀元說,截至目前,該公司與南疆各地州簽署了超過200萬畝的土地流轉面積,并且已經在巴州、阿克蘇地區的6個縣市完成土地流轉90萬畝,今年底有望增加到130萬畝。劉紀元說:“整合土地后,我們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進而開展機械化作業,脫離土地的勞動力可以繼續在棉花種植、加工等環節務工增收。” 利華棉業是新疆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覆蓋棉花種植、加工、紡織等全產業鏈,在其帶動下,今年南疆地區的土地整合速度明顯加快。劉紀元介紹,公司目前正計劃在喀什地區開展土地流轉,計劃到明年底,流轉面積達到200萬畝。 從全疆來看,發展機采棉是大勢所趨,但南疆地區發展相對滯后。利華棉業的實踐,為自治區推動南疆地區土地流轉、提升適度規模經營水平、大力推廣機采棉提供了有力借鑒。“依托龍頭企業大規模流轉農民土地實現土地的適度規模化種植,是南疆機采棉得以大面積推廣的有效途徑。”湯義武說。 在北疆的一些棉花種植區,棉花全程機械化發展已經頗具規模,正在著力降低機采棉成本。沙灣縣農業局局長唐新濤介紹,目前,沙灣縣規模化的棉花生產成本與分散化種植相比,每畝降低了200元左右。這得益于沙灣縣近年來大力推動土地股份合作社發展,使規模化經營水平顯著提升。在此基礎上推進棉花全程機械化作業招投標,每畝節約成本64元,另外,合作社通過統一采購農資、提供服務等,使棉花種子、農藥化肥等方面的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目前,沙灣縣的棉花已經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全覆蓋。
好棉花是種出來的,棉花提質增效,離不開在源頭上下功夫。今年,自治區農業廳還在全疆選取9個縣市,將收集的20個具有一定種植規模且適宜機采的棉花品種,在南北疆分別安排10個進行試驗,*終選擇出性狀*的品種,為推廣優質棉花品種奠定基礎。與此同時,檢驗棉花質量至關重要的一步——棉花公證檢驗工作已經鋪開。記者從自治區纖維檢驗局了解到,截至10月15日,新疆棉花專業倉儲加工量73.11萬噸,檢驗量達25.99萬噸。 自治區纖維檢驗局副局長鄧鑫說,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以來的四年里,通過監管庫公證檢驗、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與質量掛鉤等措施,倒逼棉農和棉花加工企業改進質量,使新疆棉花質量形勢有所好轉,各項指標總體水平穩步提升。
2017年,自治區在尉犁、塔城等六個市(縣)啟動了棉花質量與價格補貼掛鉤試點工作。棉農交售的籽棉經加工后皮棉質量達到“雙29”級以上,即可獲得相應的質量補貼。鄧鑫說,棉花公證檢驗的品質檢驗結果,是質量補貼發放的重要依據,今年新疆將繼續推進這一政策。
來源:新疆青年網,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注明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