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致富經 > 小山村脫貧有大智慧 螞蚱變“蝗金”(圖)
小山村脫貧有大智慧 螞蚱變“蝗金”(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0/23 9:30:00  來源:生活日報  閱讀數:489

蝗蟲養殖

  “以前一年忙到頭剩不下錢,如今不止攢下了錢,家里還添了冰箱、洗衣機。”63歲的劉俊香是伏峪村村民,提起近幾年的生活,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而這一切要歸功于村委和黨支部帶領村民集體養殖螞蚱。本是人人喊打的害蟲螞蚱,卻在臨朐縣沂山管委會伏峪村中變成了“蝗金”。經過多年的集體養殖,伏峪村不僅脫掉了省級貧困村的帽子,還帶領村民走向了富裕。

  養螞蚱一年凈收入4萬多元

  近日,“山東省記者協會革命老區臨朐行”采訪團第四組來到了臨朐縣沂山管委會伏峪村,采訪參觀伏峪村螞蚱養殖基地。本次活動是山東新聞界“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由省委宣傳部、省記協、省“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主辦。活動圍繞“見證改革開放40周年發展成就,展示地區脫貧攻堅經驗成果”這一主題進行采訪,重點反映老區人民奮發進取、脫貧致富的生動實踐和精神風貌。

  雨后的伏峪村天空湛藍,63歲的村民劉俊香駕駛著機動三輪車,在大棚間的土路上穿梭,她告訴記者,以前自己跟老伴種植果蔬,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卻攢不下幾個錢。“八畝地種果子,年收入只有5000多元。如今養了螞蚱,一年的凈收入有四萬多元。”“自從養了螞蚱,家里添了冰箱、洗衣機,這個機動三輪車也是用賣螞蚱的錢買的。”劉俊香告訴記者。

  如今劉俊香家中有5個螞蚱大棚,兩大三小,每年的2月到9月,劉俊香忙活自家的螞蚱,除此之外,她在合作社里打工幫忙養殖螞蚱,用勞動換取工資。“當地政策好,發展又大,收入又高,現在我們光高興了。”劉俊香笑著說。

  村委還給貧困戶分紅

  據了解,沂山風景區伏峪村,由上伏峪、下伏峪、佛崖底3個原建制村組成,有421戶、1480人,黨員57名,耕地面積1400畝,村“兩委”成員5人。而在三年前,伏峪村是省級貧困村,貧困戶有160多戶400余人,通過養殖螞蚱,這個村子如今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多年前,伏峪村一位村民帶來了螞蚱種,小規模養殖螞蚱,收成不錯漸漸地在村里推廣開。養殖的農戶越來越多,由十幾個棚發展到了40多個大棚,卻遇到了瓶頸——零散的養殖面臨沒有銷路的難題。就在這時,伏峪村黨支部班子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成立合作社,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管理模式,幫助村民聯系銷售螞蚱,增加了養殖戶和村集體的經濟收入。

  伏峪村黨支部書記王俊利介紹,螞蚱養殖投資小、見效快、用工少、收益高,是一個“短、平、快”的致富好項目。2017年該村向上爭取扶貧資金230萬元,建成了占地150畝的285個標準化螞蚱養殖大棚、2個高溫養殖棚,30噸冷庫一處,500平方米螞蚱交易市場一處,并配套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村民來合作社工作,按勞分配,一年可賺取兩至三萬元錢;此外,收入還會為沂山管委會貧困戶進行分紅,2017年分紅8萬元,2018年為貧困戶分紅11.4萬元。”王俊利告訴記者。

  記者走進一座螞蚱棚,成群的螞蚱躲著人飛舞,原本是人見人厭的螞蚱,如今成了伏峪村村民手中的“蝗金”村民們介紹,螞蚱相對好養,只需要避免農藥噴灑,定期割墨西哥玉米葉飼喂,普通棚一年就能收四次;一名家庭婦女或有勞動能力的老年人,就能同時看管好幾個螞蚱大棚,村里甚至編起了順口溜:“大棚螞蚱實在好,不吃糧食只吃草,一把鐮刀一個筐,婦女老人都能搞。”而村委出資建設大棚、聯系酒店、工廠等銷售,也解決了村民們的后顧之憂。

  進一步提升螞蚱附加值

  伏峪村黨支部書記王俊利介紹,目前螞蚱收成直接銷售給飯店、工廠、養殖場等,產業結構仍比較初級,未來將會進一步提升螞蚱的附加值,進一步擴大螞蚱養殖規模,帶動產業發展。

  為此,2017年,伏峪村又建設實驗性蟈蟈培育大棚4個,每個大棚可培育觀賞蟈蟈1000只,收入2萬元。2018年,伏峪村又爭取扶貧資金260萬元,流轉土地200畝,新建高效農業種植大棚6個,螞蚱高溫養殖棚3個,生態觀光體驗機1個。王俊利介紹,下一步將伏峪螞蚱養殖基地建設成為全國*的昆蟲養殖專業基地,切實壯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