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每年農歷秋分被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時節,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眼下正值食用菌上市的季節,湖南湘潭縣石潭鎮八角村的香菇也進入了豐產期。
掀開大棚的門簾,淡淡的菌香撲鼻而來,整整齊齊排列的菌棒,格外吸人眼球。灰白色的香菇像約定好了一般,爭先恐后地從菌棒里鉆了出來。李彩霞種植香菇十幾年,這位采蘑菇的“小姑娘”成長為了“大姑娘”。
“每天需要10個人摘,**多出過5000斤。”李彩霞介紹,金秋時節晝夜溫差大,正是出菇的高峰期,市場供需也比較大,現在他們所采摘的香菇早已被蔬菜批發商提前預定。
五谷豐登、國泰民安,是億萬農民的美好期待,而豐收喜悅的背后,是辛勤的勞動與付出,李彩霞也是如此。2001年,恰逢村上引進了香菇種植的產業,她丟掉了手中的針線,在自家的地里搭起棚子,種起了香菇。
李彩霞說,滅菌的工作做好了,這個菇的長勢就會好, 每天都要管理、翻棒、刺孔,還要翻薄膜。從“播種”到收成,需要近一年的時間,在此期間內,每個環節都需要小心翼翼地管理與呵護,稍有不慎便容易遭受損失。雖然種植香菇多年,但在今年的惡劣天氣下,李彩霞也栽了跟頭。
李彩霞告訴記者,香菇只能承受32度,超過這個溫度就會燒了,而今年七八月份的溫度偏高,當時燒了兩三萬棒,損失了七八萬塊錢。
面對天災,李彩霞不氣不餒,積極應對。她連夜召集工人,重新清理菌坑補栽菌棒。一分耕耘一份收獲,今年的出菇量雖然有所減少,但仍然喜獲豐收。香菇的豐收給李彩霞帶來的是經濟效益,從農歷九月到來年正月,都是出菇的高峰期,這也就意味著這在幾個月里她的腰包都能鼓鼓的,這是她作為一名樸實的農民*有成就感的時刻。
李彩霞說,自從種香菇以來,家里起了樓房,買了汽車,冰箱空調全部都買齊了,過上了小康生活。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彩霞家庭農場的香菇豐收吸引了八角村不少村民前來學習,八角村的香菇種植散戶逐年增加。未來,八角村將充分發揮彩霞家庭農場的示范帶頭作用,將農場的“一份”豐收變成八角村全村的豐收,帶領村民們共同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