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山東奏響鄉村振興“黃河之歌”(圖)
山東奏響鄉村振興“黃河之歌”(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0/29 14:37:00  來源:農村大眾報  閱讀數:398

鄉村振興

  近年來,山東濟南平陰縣玫瑰鎮的大孫莊村充分挖掘自身優勢,提升發展潛力,圍繞黃河做文章,開發黃河興產業,植綠黃河生態美,大愛黃河富百姓,從一個經濟薄弱村到年收入5000萬元的富裕村,譜寫了一曲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黃河之歌。

  開發黃河興產業

  大孫莊村是玫瑰鎮的一個普通村莊。如果一定要找到一個不同于其他村莊的特點,必定是它與黃河為鄰的獨特地理優勢。說是優勢又實在有些牽強。因為與玫瑰鎮其他沿黃村莊肥沃的土地資源相比,大孫莊村卻是少了很多。

  “村莊要發展,必須挖掘優勢,找準發力點。”在十八屆平陰縣人大代表、大孫莊村黨支部書記孫長印看來,村莊要發展必須圍繞黃河做文章。思路決定出路,從1999年開始,村“兩委”大刀闊斧地實施系列改革:通過村集體融資壯大了原本平淡經營的黃河浮橋村辦企業,并成立平陰縣黃河開發公司。先后四次升級浮橋設備,黃河浮橋浮舟自重從*初30噸增至500噸,浮橋載重也從20噸單向通行升級為148噸雙向通行,承載力的大幅度提升帶來了企業收入的幾何數增長。

  企業日益壯大,管理也隨之規范。通過制定企業管理辦法,完善考核獎懲,一個村辦集體企業越來越“高大上”。如今的黃河開發公司已經成為年收入5000萬元現代化企業,大孫莊村產業興旺的道路也越走越寬。

  植綠黃河生態美

  大孫莊村村西600米,一道綠色長廊十分醒目,隔著蔥郁的樹林就能聽到黃河水的呼嘯聲。這片占地面積200畝的楊樹林,沿著黃河岸邊綿延1500米,像一條綠色的屏障,守護著一方百姓。

  這條綠色長廊卻是得來不易。上世紀80年代,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村里一方面把集體土地分包到戶,鼓勵村民發展生產,一方面頂住壓力,堅持保留黃河沿岸土地繼續為集體用地。土地性質不變、土地用途不變,繼續植樹護綠,防風固沙。從2000年開始,大孫莊村用3年時間持續植樹護綠,修建起這條綠色長廊,成為了守護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的“綠色銀行”。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是我們的根。村里的根基要是丟了,村莊也就沒了魂。”在帶領村民尋找致富道路的過程中,大孫莊村始終堅守著保護黃河環境的信念,也*終找到一條適合村莊實際的經濟發展之路。

  生態宜居的綠色發展理念不僅體現在大孫莊植綠護綠保護生態的村莊建設中,更體現在現代化農業發展道路的選擇上。從2010年以來,大孫莊村先后成立了魯豐家庭種植農場、中科小麥專業合作社等4家農業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近千畝,土地流轉率達到83.33%。2016年率先完成了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今年又完成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立了農村經濟股份合作社,讓農民變身股民。

  黃河精神育新風

  “現在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村里還想著我們這些老人嘞!”在剛剛過去的重陽節上,玫瑰鎮大孫莊村60歲以上的老人都收到了節日禮物。嶄新的暖水瓶映著一張張歡樂的笑顏,為多彩的秋天又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尊老敬老是大孫莊村的傳統,不僅在節日里隆重地慶祝,還大張旗鼓地表彰孝敬老人、團結鄰里的好人好事。連續多年的星級文明戶、模范家庭評選,倡樹了孝老敬老的家風;長達15米的善行義舉四德榜,曬出了榜樣模范,弘揚了大孫莊精神。良好的村風、家風孕育出了“大孫莊好人”。好女婿崔天苓入選“中國好人榜”,榮獲濟南市道德模范,“好兒子”孫久傳、“好丈夫”侯慶銀分別榮獲平陰縣道德模范。

  文明鄉風需要全民參與、共建共享。今年以來,大孫莊村響應號召,深入開展“鄉風文明銀行”活動,成立了大孫莊村“鄉風文明銀行”,建立完善以文明積分為主要內容的激勵機制,創立并推廣“鄉風文明銀行”。結合正在開展的大孫莊精神文明建設行動,通過對移風易俗、孝老愛親、助人為樂等文明行為靶向引領和正向激勵,鼓勵和引導群眾向上向善,弘揚正能量,全面引導村民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不斷擦亮大孫莊村的金名片。

  大愛黃河百姓富

  “我們是全縣*的村辦浮橋企業,其他村的都是股份制。”從成立之初十幾個人的小企業,發展到現在全縣規模*、收入*多的村辦企業,說起這一路的成長,十八屆平陰縣人大代表、大孫莊村黨支部書記孫長印充滿著自豪。隨著村辦企業越做越大,大孫莊村民的錢包越來越鼓,每人每月都能領到600元的分紅。

  經濟條件好了,村“兩委”把發展重點放到了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村莊環境改善、村莊文化培育等方面,持續加大資金投入,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今年以來,投資2700萬元,高標準修建龍橋至東大浮橋段以及村內主要街道,打通了干群連心路。投資100余萬元,整治村居環境,提高大孫莊村美麗、整潔的村容顏值。投資近40萬元,高標準完成了394戶家庭改廁。通過強化基礎設施、提升村容村貌等系列手段,實現了村莊顏值和氣質的雙提升。

  從改善村莊環境入手,大孫莊村不斷強化舉措,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安全感,今年率先完成了“雪亮工程”建設,該工程以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為指揮平臺、以綜治信息化為支撐、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以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為重點,通過三級綜治中心建設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眾身邊,發動社會力量和群眾共同參與治安防范,實現治安防控“全覆蓋、無死角”。目前,大孫莊村在主要進出路口和一些重要場所,共安裝有高清視頻監控攝像頭62個,配置有手動報警器、村村響和應急大廣播等,實現重要路口24小時360度全景監控,實現一鍵報警、信息值守、禁區抓拍等9大功能。群眾坐在家里,就可以看到實時監控畫面,安全感指數不斷提升。

  如今的大孫莊村產業興旺、村風淳樸。民心向上、村容整潔、勤勞質樸的大孫莊人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黃河之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wyw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