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種蒜季,山東金鄉縣田間地頭多了不少農用機械,也多了些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回巢”不僅為“老齡化”的鄉村注入了新鮮血液和勞動力,還帶來了資金和先進技術。鄉村振興在金鄉有了實實在在的具體表現。
大蒜產業實現振興。金鄉是“蒜鄉”,常年種植大蒜60萬畝,加工、貯藏等企業2000多家,年加工出口總量占全國的70%以上,金鄉大蒜的品牌價值更是高達202.58億元;涉及5個鎮街,總占地面積15萬畝的金鄉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更是國家首批提名的山東省*一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利用好大蒜這一產業和品牌優勢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成為當下金鄉“聚心聚力聚智”之舉。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近年來,“包村聯戶”“駐村*書記”等制度在金鄉得到不斷推進和完善,一大批年輕大學生、“能人”企業家回鄉發展;金鄉加大農村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力度,通過“機器換人”,實施“互聯網+”“生態+”“文化+”等高新業態的引入,讓農民從體力活、“臟累苦”的環境中解放出來,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鄉村振興不能少了精神和文化支撐。金鄉縣用活當地傳統戲曲資源,讓鄉村文化振興有了有效載體。金鄉立足“戲窩子”資源,組織的“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活動已經持續了4年,平均每年每村能演兩場戲。現在,金鄉縣639個行政村全部成立了紅白理事會,移風易俗新規都進了村規民約。數據顯示,去年金鄉5000多起紅白事節約資金達6000余萬元,減輕了農民負擔。
生態振興關乎人民福祉。金鄉縣實施土壤改良、河水改質專項行動。聚焦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治理,持續推進農村“七改”工程。在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的基礎上,金鄉通過政府買單,引入市場力量,逐步構建起“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城鄉環衛一體化治理模式,600多個村莊分批次從垃圾圍村的困境中突圍,只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就從試點完成了縣域村莊全覆蓋。
群雁要靠頭雁領,金鄉縣抓住農村組織體系這個關鍵,充分發揮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等方面的戰斗堡壘作用。在金鄉魚山街道張翟村,村里的議事會不管干大事還是干小事,都要在街道紀委工作人員或群眾代表的監督下進行,這條慣例堅持了幾十年。這個原來連個像樣的瓦房都沒有的“空殼村”已變成了“省級文明村”。今年7月,張翟村黨支部被省委組織部評為“干事創業好班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