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市場評論 > 中美經貿摩擦重塑大豆貿易格局(圖)
中美經貿摩擦重塑大豆貿易格局(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0/31 9:00:00  來源:光明日報  閱讀數:479

大豆

  美國是世界上*的大豆生產和出口國,中國是世界上*的大豆進口國,中美經貿摩擦對全球大豆貿易格局帶來哪些影響?國內大豆市場供需呈現怎樣的態勢?我們就此采訪了中國植物油行業協會副會長陳剛。

  全球范圍內大豆供給充足

  雖然2017/2018年度(10月至次年9月)阿根廷大豆產量受干旱影響,減產千萬噸左右,但這并沒有改變全球大豆豐產的事實。

  “根據美國農業部10月份*新報告預計,2017/2018年度全球大豆產量為3.47億噸,較上年度增加1466萬噸,增幅4.4%;預計2018/2019年度全球大豆產量為3.69億噸,較上年度產量進一步增長2160萬噸,增幅6.21%。受全球豐產的刺激,預計全年大豆需求也將繼續增長。”陳剛說。

  數據顯示,全球大豆產量83%集中在美國、巴西和阿根廷三國,中國進口占全球大豆貿易量的63%。

  2017年全球大豆貿易量約15200萬噸,中國進口了9553萬噸。2017年美國向全球出口大豆5391萬噸,其中3078萬噸出口到中國,占美國出口大豆總量的57.1%。

  “美國2018年的大豆,到目前為止長勢良好,現已進入收獲季節。如果沒有大的天氣變化,將會是又一個豐收年。美國大豆在中國減少進口的情況下,庫存會增加。”陳剛說,中國對美國大豆加征關稅后,美國大豆的出口量急劇減少。而全球大豆市場如同彼此相通的蓄水池,其總體供求關系短期是不會改變的。雖然其他大豆進口國減少了從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加拿大等地的進口量,轉而進口美國大豆,但由于中國大豆進口量占全球大豆貿易量的63%,美國大豆高庫存的局面難以得到緩解。

  國內大豆供需基本平衡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我國累計進口大豆7001萬噸,較上年同期的7145萬噸減少144萬噸。2017/2018年度我國全年度大豆進口9409萬噸,較上年的9306萬噸增加59萬噸。

  中國植物油行業協會預計,中美經貿摩擦期間,隨著2018作物年度美國大豆豐產,美國大豆供需失衡已經成為大概率事件。國內大豆產業通過多策并舉,積極拓展原料來源,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大豆供應尤其是豆粕將處于緊平衡狀態,2019年3、4月份南美大豆上市后,市場供需會重歸平衡。

  “食用油方面,由于油種來源多,市場供應充足,豆油庫存屢創新高,并未出現供需緊張的局面,油脂現貨、期貨價格均呈現出承壓下跌的局面。四季度是油脂傳統消費旺季,油脂需求將逐漸增加,隨著大豆到港量的下降及庫存消耗,預計11月底到今年年底,油脂價格會出現回升的趨勢。”陳剛說。

  由于豆粕是大豆壓榨的主要產成品,又是蛋白類飼料原料的主要來源,豆粕供需成為養殖等行業密切關注的焦點。中國植物油行業協會通過調研認為,需求方面,飼料工業協會《仔豬、生長育肥豬配合飼料》《蛋雞、肉雞配合飼料》團體標準的發布、低蛋白日糧配方的推廣、非洲豬瘟疫情發展的影響,豆粕需求同比放緩。供給方面,通過擴大巴西、加拿大等國家大豆進口,釋放國內部分儲備豆以及冬儲雜粕上市供應市場等措施,粕類飼料原料的供應能夠有多元化的保障。

  “價格方面,近期豆粕價格在前期上浮之后有所回調,如中美經貿摩擦持續,油廠挺價意愿較強,粕類現貨價格較為堅挺,遠月的基差報價仍處高位。中美貿易關系走勢成為影響豆粕價格走勢的重要因素。”陳剛說。

  積極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是我國農業的基本政策。陳剛認為,當前形勢下,一方面需要對國內種植結構做出調整以提升糧食自給率水平,另一方面應支持行業龍頭企業提升海外一手糧源的掌控能力,搭建國內外多區域供應互補的糧源掌控體系,多管齊下,通過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保障我國的大豆供給。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jy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