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在2000萬-2200萬畝,未來8-10年發展到3000萬畝是完全可能的。”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鄧光聯指出。近日,第二屆中國鮮食玉米大會召開并發布《2018年鮮食玉米調研報告》,鄧光聯在大會中分享了報告內容。
“我國鮮食玉米種植區域廣泛,各省均有覆蓋,種植面積擴張迅猛,從2003年的200萬畝增長到如今的2000萬-2200萬畝。審定品種數量同樣呈現上升態勢,從2014年國審通過的8個品種增加到了2018年的56個品種。”鄧光聯指出。廣東是鮮食玉米種植*早的地區之一,甜玉米高峰期種植面積近400萬畝。近年來,受成本高、行情不穩定等因素影響,廣東鮮食玉米產業向福建、江西等省份轉移。*新數據顯示,廣東鮮食玉米種植面積為220萬-230萬畝。
云南是我國雙色甜玉米主要產區,產量占全國市場份額近八成,種植面積已達到240萬-250萬畝,現已超越廣東成為鮮食玉米*大產區。
鄧光聯指出,我國鮮食玉米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不少現實問題。包括育種研發不能滿足現實需求,套牌侵權嚴重,技術標準不完善,產業化水平較低,季節性生產過剩的矛盾突出,深加工力度不足,品牌化程度低等。
人們對于優質鮮食玉米的需求與日俱增,《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2016-2020年)》中也明確提出應適當發展鮮食玉米。鄧光聯從育種、品種推廣、流通加工、信息服務、政策支持等方面對鮮食玉米產業發展提出建議。“要大力培育鮮食玉米流通經紀人和流通商,筑牢生產與消費者的橋梁。
應支持和扶持建立冷藏、加工等基礎設施建設。”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趙久然認為,我國當前玉米生產已進入調結構、轉方式、綠色發展的新階段。他建議鮮食玉米的發展應該以糯玉米為主,甜玉米為輔,并且將甜加糯類型品種作為一個發展重點;同時加速一二三產業融合,加強產前、產中、產后物流貯運、采后保鮮;還應打造高端特色、營養強化的品種。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