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原產于中國的古老糧食作物谷子,近年在非洲多個國家試種成功,把“小”谷子做成了“大”事業。
“小”,在從事這一研究的中國農業科學家趙治海眼里,顯有所指:除了顆粒小外,種植面積和民眾消費量相比過去,“也都變小了”。
谷子被譽為“五谷之首”,在中國北方有數千年的種植歷史,作為曾經的傳統主糧,上世紀50年代中國種植面積約1.5億畝。后因產量低等原因,漸被高產的雜交玉米、雜交水稻所取代。
但這并不影響民眾對谷子的喜愛。時至今日,去殼水煮而成的小米粥,作為民眾常見食用方式之一,依舊會出現在病人、老人和嬰幼兒的日常“食譜”中。
谷子,也是趙治海“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從大學畢業分配到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算起,已“朝夕相處”36年。此間,他培育出的“張雜谷”系列,使谷子*畝產超過810公斤,填補了世界空白。這也為趙治海贏得“雜交谷子之父”的贊譽,業界甚至一度有“南有袁隆平,北有趙治海”之說。
由于高產、抗旱、耐瘠等特點,目前“張雜谷”已在山西、河北、內蒙古等多地廣泛種植,節水之余,也實現了增產。
趙治海說,在中國種植成功后,他就想著讓谷子走出國門,為一些仍未全部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國家的農民提供服務,“也能拓寬中國種子的遺傳圖譜”。
2008年5月,趙治海跟隨河北農業部門,*次去了非洲。用小米做成的爆米花,受到了當地民眾認可。隨后,他在埃塞俄比亞一高粱研究所開始了谷子試種。
趙治海告訴記者,相比當地“苔麩”“手指谷”等主要農作物,谷子產量高、適應期短、容易吐殼。而同種植的玉米相比,谷子3個月的短生育期,也可更靈活適應降雨條件。
這也引起了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高度關注。2009年,時任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干事雅克·迪烏夫專程到張家口考察。趙治海清晰記得,迪烏夫考察結束后隨即就給總部打電話,建議將“張雜谷”在全球推廣。
在非洲推廣谷子的過程中,趙治海說他們一直“把當地農民的利益放在*位”。教授種植,有時還負責回收,“再幫他們賣出去”。
如今,埃塞俄比亞有的地方已用谷子代替“苔麩”制作“英吉拉”,也有地方開始用小米煮粥。“但里邊會加入咖喱或糖等調味品。”他笑著補充說。
十年間,“張雜谷”已在埃塞俄比亞、烏干達、尼日利亞、納米比亞、蘇丹等國家試種成功。如今,這一中國支援非洲的農業項目,示范種植超過3000多畝。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趙治海說,改革開放讓中國農民富了起來,也使得中國谷子走出國門,“正為世界上更多的人解決饑餓問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