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新疆近百種農產品扶貧展區亮相 助力產業扶貧(圖)
新疆近百種農產品扶貧展區亮相 助力產業扶貧(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1/5 17:08:00  來源:新華網  閱讀數:404

農產品

  連日來,宋海彬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忙個不停,整日里的銷售、洽談讓他倍感興奮。

  宋海彬是新疆阿爾斯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這次參加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他將展位選在“三州三區”農業扶貧展區,希望通過展銷對接促進農民脫貧增收。

  此次農產品交易會,自治區農業廳組織了南疆四地州12家企業參加扶貧展,對南疆深度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進行現場展示和推介。

  12大類91種農產品打“扶貧”牌本屆交易會聚焦深度貧困地區*扶貧,設立了農業扶貧展區。專門開辟農業扶貧展區成為本屆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的一大特色。

  新疆展團聚焦南疆四地州22個深度貧困縣,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經營模式,圍繞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縣特色資源,突出產業發展,集中展示和田玫瑰、策勒紅棗、皮山石榴、葉城核桃、莎車巴旦木等12大類91種產品。

  在展會期間舉辦的全國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大型公益活動上,來自新疆喀什地區、和田地區的代表帶著當地優質農產品,與湖南紅星農貿批發市場、永輝超市、每日一淘、家樂福等十多家采購商面對面,實現“土特產”與“大市場”有效對接,以解決貧困地區農產品賣難問題。

  莎車縣現場達成巴旦木采購量38萬噸。莎車縣副縣長張林貴介紹,莎車縣巴旦木種植面積現已超過90萬畝,如今巴旦木產業形成了果、乳、蜜、油、酒等高附加值產品于一體的“甜蜜產業鏈”。

  “如今,巴旦木正成為農民脫貧攻堅和增收致富的‘搖錢樹’,也希望大家能與我們一起攜手做大做強巴旦木產業,助力農民脫貧致富。”張林貴說。

  和田地委委員、行署副專員張玉寶對策勒紅棗進行了推介。

  張玉寶介紹,截至目前,策勒紅棗面積已達15.86萬畝,掛果面積14.60萬畝,產量2.93萬噸。隨著紅棗規模的不斷擴大,產量的迅速增加,對增加農民收入的貢獻越來越顯著,紅棗正在成為農民收入增長中的新亮點和希望產業。

  “展會+扶貧”打通農民脫貧“*后一公里”。

  “這是來自帕米爾高原的黑枸杞嗎?”11月3日,在新疆斯姆哈納志成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展位前,五六位市民將該合作社負責人劉斌漢團團圍住,問個不停。

  “這是‘農產品+*扶貧’的創新結果,將黑枸杞打造為高端產品,不僅倡導的是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農民也能更快地脫貧致富。”劉斌漢說。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除黑枸杞外,劉斌漢此次還帶來了瑪卡、小麥胚芽。

  劉斌漢告訴記者,現在黑枸杞、瑪卡、小麥胚芽等“土特產”已作為高端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

  “合作社平均年收入100萬元,農民年收入也在四五萬元,這些農民均走上了脫貧致富路,不僅有了車,還在縣城買了房。希望今后繼續通過展會這種模式,幫助農民將產品賣到更遠的地方。”劉斌漢說。

  皮山縣皮亞勒瑪鄉的石榴在交易會上亮相。近年來,該鄉大力發展石榴產業,全鄉農民來自種植石榴的收入達到總收入的70%以上。

  隨著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的舉辦,遠在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皮亞勒瑪鄉的村民買買提?吾普爾激動不已,他從未想過自己種植的石榴能在這樣一個國際性農產品交易平臺上展示。

  “我種了5畝甜石榴,每年有六七萬元收入,靠種石榴,家里脫貧了,如今日子過得像石榴一樣紅紅火火。”買買提?吾普爾高興地說。

  不僅如此,在交易會上,自治區農業廳還為扶貧展區新疆館參展企業提供線上展銷平臺,拓寬銷售渠道,真正做到“一站式”產地直銷,讓新疆深度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走出去,打通農民脫貧增收“*后一公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n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